“而今太子殿下腿疾已去,当今陛下英明神武,必是革新立志。太子殿下腿疾痊愈,又喜得传国玉玺,难道不是上天的指示吗?”
“好,好,哈哈哈。”李承乾朗声大笑道:“天佑我大唐,天佑我大唐啊!”
李元昌笑道:“杨兄此次立了大功了。”
李承乾笑道:“杨兄一而再,再而三的助我,承乾定不负杨兄的用心。”
“哼!”
李宇瞪着杨元庆,冷哼一声,揣着秘籍直接走人。
三人面面相觑,末了还是李承乾说道:“咳,杨兄,此次也是趁着百官入宴时间才能出来这么一会,既然大皇姐离开,我们也要回去了。”
“恭送太子,恭送汉王。”
“杨兄留步!”
李承乾转身离开,即将走出拱门时又顿住,歪头问道:“杨兄,我能问一下你之前送大皇姐的是何礼物吗?”
“簪子,一只金簪子,花了我五十金呢。”杨元庆又是肉痛,又是庆幸,“不过想来你姐以后也不好意思找我麻烦了。”
传国玉玺都双手奉上了,要是李宇对他再要杀要剐的,那真说不过去了。
“原来是簪子……”
李承乾留下意味深长的眼神,尔后翩然离开。
……
百官赴宴相庆,宴会末尾时,李二宣布改年号为‘贞观’。新年伊始,是为贞观元年。
另发下诏书,赦隐太子旧部无罪,凡能归顺又有真才实学者,皆可入朝为官,继续为唐效力。
新年第一天的朝堂上,传国玉玺面世,兼得太子李承乾腿疾痊愈,高兴的李二双功并赏。
册封杨元庆正九品太子门下守舍录事,特赏黄金万两、锦缎千匹、珠宝十箱、良田百顷,三省拟定后由吏部下发圣旨。
两旨一并昭告四海,由此,杨元庆成了太子一派,明面上阵营明确。也隐晦的给杨元庆拉了不少的仇恨。
“谢皇上隆恩。”
杨守正站起来接过圣旨,就像捧着命.根子一样,喜得满面通红。
偷偷塞给宣旨官差一些银子,在得知太子门下守舍录事就是给太子养马,还是养马中最低的闲职后,杨元庆脸一黑。
皇恩浩荡?倒不如说李二抠门!
不管官大官小,杨守正高兴的和自己当官了一样,抚着蓝色朝服直呼‘祖坟冒青烟’了。
圣旨过后不过一刻钟,太子口谕下达,赐杨元庆南郊庄子一处,金银珠宝一箱。
和李二比,赏赐不多,却彰显了李承乾对杨元庆的看重和亲近。这令朝廷中不少人开始揣测皇上和太子的用意。
当然,也有不少反对杨元庆为官的,其中以魏徵反对最为激烈,在李二处碰壁就找上了东宫。
“太子属官乃真才实学之人,一介商人如何能担任?”
魏徵冷哼道。
刚踏进东宫谢恩的杨元庆一阵无语,他干啥了,为什么还针对上了?
“魏大人,这位就是杨元庆杨录事。杨兄,这位是本宫的太傅魏徵魏大人。”
为二人介绍后,李承乾端茶敛眉,全当没听到魏徵那句话,同时他也想看看杨元庆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