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婶,阿锦还在那边等着呢。”李允熥愁眉苦脸的说:“昨夜就嘀嘀咕咕了大半个晚上……今日在坤宁宫设宴赏菊。”
徐氏也想起这事儿了,因为几方势力都想塞人,导致东六宫、西六宫空了太久,前些日子李允熥发了性子,说全都要……
结果是徐妙锦为此也发了性子,据说陛下很陪了不是,徐氏也劝了妹妹很久,最终才决定在坤宁宫找个名头设宴相看,
不过此相看非彼相看,李允熥这个未来丈夫在不在其实无所谓,只要徐妙锦这个中宫皇后在就行了。
徐氏犹豫了会,侧头看去,道衍饶有兴致的盯着李允熥,微微摇了摇头。
“那陛下先去吧。”徐氏起身道:“阿锦那性子……还请陛下多担待。”
“日后……不对,是日前还需阿锦审批。”
李允熥丢下这句莫名其妙的话拔腿而走,只留下听得一头雾水的徐氏和道衍。
让人换了茶水,徐氏轻叹一声,“打扰大师修行,此番劳烦大师入宫。”
道衍深深的看了徐氏一眼,“太妃欲何为?”
长时间沉默后,徐氏打点精神,开口道:“大郎、二郎相争,想必大师尽知。”
道衍微微点头。
徐氏追问道:“大郎择何人?”
道衍隐隐猜到了徐氏的意思,不由感慨……虽然主因在于徐氏,但陛下肯定是用了手段的。
“高炽上位,高煦必然起事,”徐氏长叹道:“即使高炽以户部锁军中粮草,但高煦也必拼死一搏。”
道衍再次微微颔首……的确,李高煦那厮就是个亡命徒。
“到那时,必然天下大乱。”道衍叹道:“毕竟前燕王未能登基,两位殿下都越不过一个‘篡’,难以降服人心,互相攻伐,分裂天下。”
“更别说蒙古虎视眈眈,一个不慎,神州陆沉,胡人再度入主中原,我等皆为罪人。”
徐氏默然,半响无语,顿了片刻才继续说:“若是高煦上位……”
“老衲知晓太妃所思。”道衍打断道:“赵王殿下篡位登基,陛下、燕王甚至远在北平的高阳郡王都难得善终。”
所谓的高阳郡王即李棣嫡三子李高燧,这个爵位还是洪武年间所赐。
“为皇位,叔侄攻伐,路旁白骨,村无人烟,更引得蒙古南窥。”徐氏不禁垂泪,“难道接下来骨肉相残……”
在这一刻,道衍在心里排除了可能性最小,但也最不可以思议的选项……面前这位燕王太妃并没有仿武则天之愿。
人家武则天那叫一个心狠,亲儿子说杀就杀,甚至亲手掐死女儿……而徐氏显然没有这样的心性,她一方面担忧两个儿子兄弟相残,另一方面担心夺嫡事影响天下大局。
这时候,道衍了然点头,他知道自己诸般猜测中,可能性排在倒数第二位的成为了现实。
“故,太妃欲择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