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一日,观音婢回娘家省亲,这是观音婢搬入宫中以后,第一次回崇仁里长孙无忌的府中。
观音婢乘厌翟车从晖政门出承庆殿宫院,经永安门出太极宫。
------
按照礼制,公主、王妃出行乘厌翟车,二马驾车,驭手十人,十六人夹车护卫,从车六辆。
公主、王妃以下,则乘犊车,驾牛,驭手四人。
王妃出行全副仪仗,仅执戟侍卫就有六十人,所有人加在一起有一百多人。
-----
观音婢不想兴师动众,没有带王妃仪仗,也没有带从车,只带了几个侍卫和贴身的宫女。但即使这样观音婢一行也有二三十人。
出了永安门向东,走顺天门前大街,一路向东出了皇城东边的延熹门,然后沿着皇城脚下的大街向南走了三四里,从西门进入崇仁里。
------
长孙无忌已知道观音婢今日要回府省亲,派家仆在崇仁里西门迎接。
厌翟车来到长孙无忌的府邸门前,观音婢也不下车,直接从正门驶入府中。
到了府中前院,马车停稳,家仆搬来马凳放在车后,观音婢在覃兰、侍琴的搀扶下,小心翼翼下了厌翟车,孕步缓移,微笑着打量院里的一切。
------
自从长孙无忌在崇仁里的新居落成之后,观音婢只回来过几次,但新居与以前的长孙将军府布局格局相同,院中的一切仍让观音婢觉得倍感亲切。
看到这熟悉的庭院、房舍,观音婢不禁想起自己的父亲长孙晟,触景生情,她的眼中微微有些湿润。
------
观音婢稍显笨拙地迈动步子,缓缓从前院走向二门。
二门之内,长孙无忌的妻子陆氏扶着母亲高秋娘,和大嫂甄氏、二嫂库氏、三嫂贺兰氏,已在后院前厅门前等候。
高秋娘看到观音婢挺着肚子缓步跨入二门,脸上不禁露出欣喜之色,自己的爱女成婚多年,如今她终于看到有孕在身的观音婢。
甄氏、库氏、贺兰氏连忙快步走到观音婢跟前,接替覃兰、侍琴扶住观音婢的双臂。
------
观音婢和三位阿嫂打了招呼,在甄氏、库氏的搀扶下来到母亲高秋娘面前,她微笑着叉手屈膝向高秋娘施礼,口中向母亲道了万福。
高秋娘早就忍不住急切的心情,要不是自己是观音婢的母亲,早就和几个儿妇一样接到了二门。
她见观音婢屈膝施礼,连忙将她扶住,怜惜地看着她问道,“身子这么笨,是不是快生了?”
观音婢微笑着道,“还早呢,估计还要一两个月。”
高秋娘含笑点着头,“应该是二月,和你的生辰差不多。”
------
二嫂贺兰氏见母女二人在门前站着说话,笑着说道,“三娘身子重,母亲只顾亲热,也不知道将她让到屋里。”
高秋娘也跟着笑道,“我这是不是老糊涂了?”
贺兰氏忍不住笑,“母亲哪里能说老?论年龄,你还没有我们三个儿妇大。”
------
高秋娘二十岁有的观音婢,观音婢到来年二月才十八周岁。
算一下年龄,高秋娘实际上还不到四十岁。
她是长孙晟的续弦妻子,三个儿妇的年龄都比她大。
大儿妇甄氏,比高秋娘大十来岁;三儿妇贺兰氏也比她大三四岁。
只有四儿妇陆氏,是她亲生儿子长孙无忌的妻子。
-----
如今,高秋娘当着几个儿妇的面说“老糊涂了”,二儿妇库氏难免会笑她。
高秋娘虽说是继母,与儿妇们关系却处得很好,即使三个儿妇比她年龄还大,但是对高秋娘都非常尊重。
继母与儿妇们说话也很随便,言谈之间十分融洽。
------
因为观音婢有孕在身,月份已大,在前厅坐着说话不方便,高秋娘拉着观音婢的手,穿过前厅,出前厅后门,沿抄手游廊回到后院上房。
到了屋里,婢女紫娟拿了个迎枕,放在东间临窗罗汉床上,服侍观音婢坐好,高秋娘挨着观音婢坐在东首,甄氏、库氏、贺兰氏隔案坐在对面,陆氏则搬了只胡床坐在罗汉床旁边。
------
娘几个十来个月时间未见,有说不完的贴心话,叙完母女、姑嫂亲情,几个阿嫂接着便是好奇地打听宫里的事情。
观音婢不便向外人说宫里的那些龌龊事,就捡能说的给她们说一些。
中午长孙无忌回来,一家人欢欢喜喜在一起用了午膳。
宴罢,观音婢请求四兄长孙无忌,让他下午喊丁记坎、长孙湛、长孙渐过来,她有话要和他们说。
甄氏、库氏、贺兰氏见观音婢下午还有事,用过午膳,便告辞各自回到自己府中。
------
其实,观音婢这次回府省亲,并不只是为了看望母亲高秋娘,其中还有其它的目的。
前日,观音婢听李世民说,要放秦王府的幕僚出外做官,话中提到观音婢的娘家人,她便想到,要亲自和四兄长孙无忌等人谈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