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称帝之后,将隋大兴宫改名为太极宫,将大兴宫承天门改为顺天门,其它殿台亭阁仍沿用原来的名称。
------
两仪殿所处中宫称上台,李渊日常起居、听政在两仪殿。
太极宫东宫内,有万春殿、立政殿、大吉殿、武德殿、尚食院,此东宫非太子所住的东宫。
太极宫西宫内,有千秋殿、公主院、睦亲院、承庆殿。隋时,公主院是未嫁公主集中居住的地方,睦亲院内有亲亲楼,是诸王宴会的地方。
太极宫东宫、西宫与上台有门相通,相互之间通行无忌。
------
观音婢随李世民入驻太极宫承庆殿,宫中有宫人、宦者服侍,观音婢进宫只带了覃兰、侍琴、新竹、展画四个贴身奴婢和丁娘子。
这是观音婢此生第一次进入皇宫。
小时候,观音婢住在永兴里,与宫城只有一路之隔,平日里看到只是宫城那巍巍的高墙,却不知宫中是什么模样。
------
如今,她终于住到了宫中,看到了宫中的景致,才发现城外的民舍实在是与宫中无法可比,宫中殿台亭阁临次栉比,殿堂巍峨,皆是雕梁画栋、飞檐高啄,相互之间是青石铺地、画廊相接,庭前屋角植有花树,竹树掩映,花叶婆娑。
承庆门前有渠流过,渠边槐柳成阴,渠中清水扬波,与东边宫院有廊桥相连。立于桥上,扶栏北望,可见殿台亭阁绵延数里,重重叠叠彼此相遮。
------
所谓承庆殿,实则是一个规模巨大的宫内院落,东西宽五十丈,南北长一百丈。其大小相当于两个长孙将军府那么大。
承庆殿东面是承庆门,向东是一座廊桥通往内宫,向东依次是睦亲院、公主院、千秋殿,从宜秋门再向东是举行内朝的两仪殿,李渊隔日在两仪殿举行一次小型朝会。
南面是晖政门,整个是一排殿堂,是李世民接见官员,办理军务、政务的地方。晖政门外是外朝,连着中书、内客各省。
------
从晖政门往里,院内主要建筑是承庆殿,承庆殿东西进深七间,南北进深三间,有明间暗间,明间作为客厅、书房,暗间作为寝室居住。李世民和观音婢就住在承庆殿。
承庆殿的东西两侧有偏房,供服侍的宦者、宫人居住。
承庆殿的后院是后殿,有东西厢房,后殿后面有后罩房,后殿的两边还有其它小的院落。
------
入住承庆殿的第一日,李世民便为观音婢带回了一个不太让人高兴的消息。
李世民告诉观音婢,在陇西自称为西秦皇帝的薛举,领兵进犯泾州,父亲李渊准备派他前去拒敌。
薛举,本是金城校尉出身,家财巨万、骁勇善射,于大业十三年四月于金城起兵,比李渊晋阳起兵早一个月。
大业十三年七月,薛举自称为帝,定都天水郡秦州城,立儿子薛仁杲为太子。
------
天下未定,李世民出征打仗是观音婢意料中之事,但是她没想到李世民会走得这么快。两人刚刚相聚一月有余,便又要彼此分离。
李世民、观音婢虽不是新婚,但事实上却是新婚,观音婢正沉浸于夫妻恩爱的甜蜜之中,前几日又发现刚有了身孕,蓦然就要分开,观音婢实是难舍难分。
听说李世民要出征,观音婢心中有些怏怏不快,面对着李世民,在殿中临窗的坐榻上沉默不语。
------
李世民知道观音婢心中难受,站起身走到她身边坐下,搂着她的肩膀,在她耳边轻声说道,“要不我去和阿爷说一下,让大兄带兵去御敌,这样我就可以在宫中日日陪你。”
观音婢知道,李世民这是随口瞎说,军国大事那有他说的这般儿戏?她幽怨地看了李世民一眼,责怪道,“别拿这不可能的话来糊弄我,我知道你心中打的是啥主意。”
李世民笑道,“阿婢聪慧,足智多谋,你猜我心中打的是啥主意。”
------
观音婢看着李世民道,“你是想让我自己权衡轻重,然后心甘情愿地让你去。其实,我也不是不愿让你去,只是心中有些不舍,谁家的妻子都想相伴相依。而我们并不是平常夫妻,你身兼平定天下的重任,我们聚少离多必是注定之事。”
------
李世民叹道,“阿婢通情达理,我不能留下来陪你更是于心不忍。关键是你如今有孕在身,我出征后远在数百里之外,对你更是不能放心。”
这一下又轮到观音婢反过来安慰李世民,“世民阿兄只管放心领兵出征,宫中有姨娘和丁娘子关照,阿婢定会平安无事。”
“倒是世民阿兄要小心一些,些次出征不比往日,晋阳起兵后,每次大战一直有阿爷坐阵,前次东征东都洛阳以大兄为主,如今你独自挂帅,处处不可不慎。”
“此次用兵,是大唐立国后第一战,意义重大,非比寻常。”
------
李世民宽慰观音婢,他信心满满地道,“阿婢放心,自起兵以来,军旗指处无往不胜,这次出征,刘文静、殷开山、刘弘基都会一同出战,我会多听他们的意见,不会自做主张。”
李世民口中虽是这么说,实际上对薛举却有轻视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