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交二鼓,观音婢让李世民早点休息。
李世民带着促狭的笑问观音婢,是否和前日一样歇息?
观音婢知道李世民所指何事,脸上泛起一阵绯红。
她没有理会李世民,转身下了罗汉床,走到妆台之前坐下,摘下首饰,整理着头发,散开的秀发垂于腰际。然后一支纤手轻轻探至颈后,将如瀑的黑发挽至胸前,左手握着发梢,右手拿着紫檀梳子开始慢慢梳理。
颈白如雪,粉臂如藕,纤纤柔荑沿着发丝缓缓轻移,腰肢婀娜,袅袅婷婷,偶尔转动螓首顾盼之际,那仪态柔美至极。
------
李世民看着观音婢柔媚的背影,心中荡起一丝涟漪,他轻轻走到观音婢身后,俯下身轻抚着她的双肩,柔声说道,“来,我给你梳。”
说着,李世民跪坐于观音婢身后,从她缓缓移动的右手中接过紫檀梳子,用双手的指尖,将观音婢的长发理至身后,然后一手托着秀发,一手拿着梳子为她梳理头发。
------
观音婢静静端坐,如一位圣女,圣洁而庄严。
两人都不说话,那绵绵的爱意,却经由万千根发丝,在两人之间传递。
李世民耐心地轻轻梳理,看着铜镜中爱妻娇美的容颜,那眉、那眼在他幼小之时,便在他的心中烙上了印记,此生有伊人作伴,李世民愿长相守,此生无悔。
观音婢则沉浸于世民阿兄用心传递的绵绵爱意之中,发丝的每一次轻动,都如撩在她轻颤的心弦之上。
------
待将满头秀发整个梳理了一遍,李世民轻轻将梳子放在妆台之上,唯恐那轻微的声响会扰动观音婢的心绪,他将双臂从观音婢的臂下探至胸前,两人紧紧地拥在一起。
俊脸贴着观音婢柔柔的发丝,宽阔的胸膛容纳着她玲珑的身体,李世民附在她的耳边轻声说道,“天不早了,咱们还是早点歇息。”
------
观音婢熟练地将长发挽起,两人缓缓站起身,李世民似乎不舍那香软的感觉,他依然在身后拥着观音婢,开始用他温热的唇轻吻她如雪的粉颈和她饱满的耳垂。
两人的身子紧贴在一起,爱的力量在两个人的心底滋长,似乎要挣脱束缚,瞬息之间便要喷薄而出。
------
夏日的早晨,人醒得更早一些,李世民更是有早起的习惯。
观音婢醒来时,身侧已没了李世民的身影,她想起李世民昨夜的几次请求,不禁有些汗颜,她也不知道今后是不是日日都是如此,要总是这样,哪里还有让人睡觉的时间?
虽然天已经大亮,观音婢赖在床上仍然不想起来,她懒懒地翻了个身,枕臂侧卧,一个人想着心事。
------
不一会儿,李世民从外面回来,跪在床榻边上,撩开帷帐看着观音婢,轻轻拍了拍她的身子,笑着说道,“外面已经日上三竿,怎么还赖着不起?”
观音婢娇嗔,“还不是都怨你?”
李世民呵呵笑道,“昨晚我也没有睡好,那就陪你再睡一会儿。”
观音婢连忙坐起,拉起薄衿护住自己的身体,阻止道,“今日肯定有许多事情要办,你赶快用了早膳,进宫去见阿爷。”
李世民止住笑,一本正经地道,“我现在就去沐浴更衣,你还是赶快起来,说不定一会儿二姊会过来,别将你堵在床上。”
说完,又笑着看了看观音婢,放下帷帐,去沐浴更衣。
------
李世民一人用了早膳,便早早进宫。
观音婢也连忙起床,盥洗梳妆。
还真被李世民说中,观音婢还没来得及用早膳,襄阳县主便来见观音婢,两个贴身侍婢跟在身后,每人捧了一个食盒。
------
观音婢也不好意思说自己还未用膳,赶忙将襄阳县主让到罗汉床上坐下。
两个侍婢将食盒放在几案上,向观音婢、襄阳县主施了礼退出屋外。
襄阳县主微笑着对观音婢道,“阿婢猜一下,阿姊给你带了什么好吃的?”
说着,她揭开一个食盒的盒盖,里面满满地装着一盒长约寸许,细细的淡青圆条。
观音婢一看,欣喜地道,“这东西我吃过,是‘辗转’。”
------
‘辗转’是北方的一种时令小吃,每年夏至前后,小麦吸浆将满,但又未完全黄熟之时,将穗头割下,除去芒皮,把肥嫩的麦仁放到水石磨中推碾,形成的寸许淡青圆条,吃起来清香味美,饶有风味。
在荒年,这叫做"青黄相接",在丰年,这就叫"尝新"。
------
观音婢用纤细的手指捏起一小撮放入口中,筋筋的,有新鲜的清香味道。
吃了一口才发现自己失了礼仪,忙吩咐站在一旁服侍的侍琴去拿一双筷子过来,正好观音婢还未用过早膳,待侍琴拿来筷子,观音婢连着吃了几口。
襄阳县主见观音婢的吃相,笑道,“这东西不能多吃,吃多了容易积食。”
观音婢边吃边道,“嗯,我知道。”
------
接着她放下筷子,对襄阳县主道,“我以前听母亲说过,有一年青黄不接,新麦刚黄时,有一家做了‘辗转’,家中小儿已经多日没有吃过饱饭,见到刚做的‘辗转’就多吃了一些,结果被活活撑死。”
襄阳县主笑道,“我也听说过这个故事,那是怕小孩子多吃,吓唬小孩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