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婢道,“就依姨娘,让世民阿兄去做媒。我就不信,还有人看不上二姊这样贤良淑德的才女。”
襄阳县主红着脸不说话,等于是对观音婢的建议已经默认。
万氏夫人看到观音婢愿意为襄阳县主的终身大事操心,心中充满感激。
从此之后,观音婢、襄阳县主和万氏夫人关系越发亲近。
------
观音婢、郑观音等人回到长安以后,整个唐王府的内院,除了李建成三岁的儿子李承宗,其他人全是女眷。
郑观音有儿子作伴,很少与其他人往来。
观音婢、襄阳县主和万氏夫人,则是经常聚在一起,谈论琴棋书画打发时日。
一个人独处时,观音婢时时心系着出征在外的李世民,盼望着能够早日听到他得胜还朝的消息。
在盼望和等待中,到了四月下旬,终于等到李建成、李世民从东都洛阳得胜归来,返回长安。
------
返京之日,李建成、李世民在通化门外参加完大军凯旋迎接仪式,先去大兴宫武德殿拜见唐王李渊,然后兄弟二人并马而行回到唐王府。
在府门下马,将马匹交给仆从,两人有说有笑,都是意气风发,谈笑风生,尽显兄弟之间亲密的感情。二人并肩跨入府门,一个是英武俊挺,一个是老成持重,谁能说这不是手足情重,兄友弟恭?
过了垂花门,进入后院,兄弟二人含笑点头,各自回到自己院中。
------
观音婢在自己小院的前院等待,看到李世民进入院门,目光就再也无法在他身上移开。
半年多没见,李世民已与去年七月离开晋阳时大有不同。
那时,他还不太适应三军统率的身份,如一位谦谦君子,举手投足之间还有些拘谨。
如今,眼神中蕴含着威仪与自信,浑身散发出一股豪迈之气,行走之时昂首阔步,顾盼俨然,安定从容。
------
李世民、观音婢两人目光碰触在一起,李世民的笑洋溢在脸上,并没有停下脚步,观音婢婷婷站立,脉脉含情看着李世民走向自己。
待李世民大步走到近前,观音婢正要施礼,李世民已站到她的面前托住她的双肘,含笑看着观音婢的眼睛,轻声问道,“何时来的长安?”
观音婢还是顺势将身子向下蹲了蹲,将礼行完,站直身子答道,“已来了一月有余。”
李世民看了看跪在身侧的奴婢、仆妇,不方便当着下人的面亲热,对观音婢道,“走,回屋说话。”
------
说着,李世民轻轻拉了一下观音婢的胳膊,观音婢心领神会,慢慢转身,跟着李世民缓缓走向后院大门。两人边走边说,观音婢问李世民何时到的长安,李世民简单说了当日的行程。
覃兰、侍琴跟着站起身,远远地跟在李世民、观音婢身后。
跨过后院大门,沿东边抄手游廊,李世民和观音婢说着话缓步走到正房。
等两人进入屋内,覃兰走上前关上房门,和侍琴侍立在两旁。
------
进了内室,李世民见身后关了房门,才将观音婢紧紧搂入怀中。观音婢将螓着埋在李世民胸前,双手环抱他威武雄壮的身躯。
李世民紧拥着观音婢,那香软的感觉在他雄壮的身体之中传递,他俯首轻吻着观音婢的额头,然后是秀眸轻合的眼睛。
李世民微闭双眼,用双唇轻轻摩挲观音婢长长的睫毛,一阵心灵的震颤,撩动着怀中娇柔妩媚的观音婢,她面泛红晕,樱唇微启,酥胸紧贴着李世民宽阔的胸膛剧烈起伏。
那温热的唇从观音婢的眼睑上移开,紧接着印上她的樱唇,观音婢顿时感觉到一股暖流传遍全身,整个身子都感到娇弱无力。
------
两个痴情的灵魂纠缠在一起,相互之间已难分彼此,似雨润墨染,如胶似漆。
这对少年情侣久别重逢,经过一阵深情相拥,李世民在观音婢耳边轻语,“我已经想好,咱们也要一个孩子。”
观音婢仍沉浸于令人迷醉的温情之中,这次她没有如往日一般将李世民的话回绝,而是依然将螓首贴在李世民的胸前,默默无语。
------
别后情浓,雨收云霁,观音婢才蓦然想起李世民仍然身着征衣,她仰脸柔声对李世民道,“你还是赶快去洗浴一下,换上在家穿的衣服。”
李世民缓缓松开双臂,双手轻扶观音婢的肩头,又在她额上轻吻了一下,说道,“我现在就去。”
观音婢又道,“不急。”
她将李世民上下打量了一下,轻声道,“你先坐到罗汉床上,喝口酪浆,我去整理一下妆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