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身份地位,和在家中辈分的影响,观音婢始终处于,从高向下俯视的角度。
她似乎天生就带着一种威仪。
比观音婢大得多的侄子、侄女,在她面前,往往是恭恭敬敬,把她当作长辈。
那些僮仆奴婢,更不敢丝毫忤逆这位小主人。
她生来本就聪慧,再加上后天的培养,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心智比和她年龄相当的孩子,要成熟得多。
举手投足之间,安定从容宛如成人。
------
执棋、奉书比观音婢年龄都大几岁。
考虑到侍婢大了要出嫁,刚搬到城南庄园时,高秋娘就为观音婢和馨儿各物色了两个婢女。
跟着观音婢的两个叫侍琴、展画,跟着馨儿的两个叫灵珠、紫玉。
她们四个,都和观音婢、馨儿两个年龄相仿。
在执棋、奉书的指导下,学着服侍两位小娘子,陪着她们一起读书、认字。
------
自从到城南庄园以后,观音婢每天的时间,基本上都是用在读书,和练习琴棋书画上。
但孩子们的天性还是贪玩的。
每一个孩子,都有放飞自我的渴望。
在京的时候,长孙将军府的花园很大。
女孩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想玩的时候,观音婢可以在花园里展露一下天性。
但霹雳堂别院的花园太小,显得单调而且无趣。
观音婢那颗贪玩的心,就有点不安分起来,总想着多接触一下外面新奇的世界。
于是她便缠着高秋娘,让母亲放她到别院外面去玩。
------
在京之时,不让女孩子外出,是有其道理的。
京师繁华,人文鼎盛,外面鱼龙混杂。
豪门世族女子出门,没人跟着不放心,跟的人多了,又太过招摇。
万一惹出什么麻烦来,会毁了孩子的一世名节。
所以,京城富贵人家的女孩子,往往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
但在城南庄园却有所不同。
周围的环境变了,接触的人没有京城复杂。
这里离京城三十多里,少有外客往来。
内院是婢女仆妇。
外院是僮仆奴婢。
别院外是自家的佃户庄丁。
庄园与外界有高墙和护城河相隔。
庄内之人,谁敢对这几个小主人有一点不利的念头?
哪一个不是低眉顺眼,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观音婢出去,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几个侍婢跟着。
这些贴身侍婢,对于其他家奴来说,就相当于半个主人。
敢动歪心思的人,除非是不想活了。
------
般若、那罗、迦叶三人年龄大些,近两年都先后嫁了人。
未出嫁之前,高秋娘怕她们出去惹出闲话,就很少让她们走出内院。
现在家中,还有迦罗、观音婢、馨儿。
她们三个年龄尚小,禁忌相对少些。
高秋娘权衡再三之后,终于答应了观音婢的请求。
同意她每天用过晚膳之后,由奉书、执棋陪着,到别院外面看李世民、长孙无忌等人练武。
每天晚膳过后,是几个女孩子最高兴的时候。
观音婢、迦罗、馨儿和几个贴身侍婢,便如出笼的鸟儿一般,说笑着到庄园广场边,看李世民、长孙无忌等人练武。
------
这日,丁占魁有事没有过来。
李世民等人正在练习骑射。
观音婢几个人,一早来到广场旁边看热闹。
侍婢将矮榻放在广场北边的土台上。
观音婢、迦罗、馨儿三人并排而坐。
一边说话一边评论着李世民等人的骑射技术。
------
由于有七个孩子练习射箭,所以练习时都是一轮一轮进行。
在每轮开始练习之前,李世民、长孙顺德、长孙无忌等人,先牵马在北边土台东侧等候。
然后按年龄大小顺序,由长孙鸿、长孙顺德,依次轮到李世民、长孙无傲。
练习的规则是:
练习者骑马从土台前,出发向西,再向南,逆时针绕场一周,从广场东侧驰回。
快到土台时,看靶人转动箭靶。
练习者第二次经过土台时,在奔驰中,向转动的箭靶射出三箭。
七个人按年龄大小,对应从一到六不同的箭靶。
长孙鸿对应的是“壹”,李世民对应的是“陆”。
长孙无傲年龄最小,从头再来,对应的是“壹”。
------
在李世民前面,五人之中,数长孙顺德、长孙湛射得最好,三箭都射中了靶心。
长孙鸿、长孙无忌和长孙渐三人,虽然也都射中了各自的靶子,但射中靶心的也只有一箭两箭。
轮到李世民射时,观音婢更加全神贯注。
她最喜欢看李世民骑马飞驰的样子。
只见他左手揽缰,右手挥鞭,策马而行,动作无比的娴熟。
胯下的白马,衬着身上随风飞扬的一袭白衫,两者融合在一起,如一团飘动的云朵。
那份洒脱,那份飘逸,让观音婢如醉如痴。
她在想像着,自己是否也能和李世民一样催马扬鞭,跃马奔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