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外一片时空,流传着一个怪谈。
世间所有人类都起源自一个木偶,那个木偶可以说是那个世界的创世者。
而祂之所以要创造人类,完全是因为那片混沌时空让祂感到空虚乏味。
创造人类,不过是为了让没有尽头的生命增添一分乐趣罢了。
既然是以增添乐趣为目的进行的创造,那创造物对于创造者来说,自然不会重视,或者说太过于重视。
尤其是当那位创造者充满了恶趣味以及漠视一切的本性。
在祂按照自己的模板创造出跟自己大体相似的人类之后,这位创造者居然开始嫉妒起自己的创造物。
人类拥有丰富的感情,拥有血肉,更拥有同伴,能够跟其他同类相知相爱,可祂作为人类的创造者,却只能默默旁观。
这是何等的悲哀。
妒火中烧的祂不禁想到了一个乐子。
既然作为创造物的人类能够相知相爱,那作为创造者的祂如何不能将相知相爱的人类给拆散。
祂的恶趣味在这一刻得到淋漓尽致展现。
自此,世间相知相爱的男男女女便开始出现生离死别,原本和睦相亲的家庭也开始变得分崩离析,貌合神离。
本是和谐幸福的世界迅速改天换地,变得阴郁悲凉。
如果是正常人,或者是稍微有点怜悯之心的人见自己造成到这种情况,极有可能会就此收手,可那位创造者却根本就不是正常人,甚至不是人。
祂不仅没有就此打住,反而变本加厉。
生离已经不能满足祂了,死别就此登上舞台。
人类世界的高层成为了祂手中的提线木偶,战争一触即发。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本就悲凉的世界变得满目疮痍,大量人类在战争中死去。
按照那位创造者最初的想法,再发动一次战争,就可以让祂的这些创造物自我毁灭。
可就在最后那场战争将战未战之际,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居然让那位创造者改变了初衷。
祂不仅收起了恶趣味,反而操纵人类高层迅速平息了战争。
之所以会这样,倒不是祂良心发现,决心痛改前非,而是祂发现了祂的“同类”。
说是同类,其实不过是一位在战火中失去了家人的落魄木偶匠制作的一具木偶罢了。
妻儿全都死于战争,只剩自己还活在世上的木偶匠为了缅怀妻子,借着在逃亡的路上找到的材料,以妻子为原型,制作了一具女性木偶。
既然是在逃生路上寻找到的材料,那自然不会有多好。
材料不好,制作出来的木偶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
那具女性木偶在平常时候,别说是让人惊叹注目,就是让人多看一眼的吸引了都没有。
仅有孩童大小的木偶,呈现出木材最原始的颜色。
木偶上唯一与众不同的,便是那殷红的双唇,这是木偶全身上下除开木材原色仅有的颜色。
就这,还是木偶匠付出很大代价才从别人那里换到的染料涂装的。
就是这么一具扔在路旁都没人去捡的木偶,不知道怎么回事居然进入到了那位创造者的视野之中,并让祂第一次出现了除开“嫉妒”以外的感情。
在看到木偶匠能够跟祂的那位“同类”朝夕相处,甚至是共睡一张床,同盖一床被子,创造者再也无法忍受,打定主意一定要将那位“同类”带回到自己身边。
按理说,以祂的能力,想要在这个本就是由祂创造的世界中带走一样东西,哪怕那件东西是被严加看守的绝世珍宝,也不费吹灰之力。
可兴许是看了太多人类之间的分分合合,身为创造者的祂破天荒没有直接抢走那句木偶,而是化作正常人类的样子,找到那位木偶匠提出交换。
作为交换砝码,创造者告诉木偶匠,祂可以答应他一件事。
这具木偶是自己妻子的替代物,现在更是自己情感的寄托,木偶匠自然是说什么都不愿意。
创造者似乎很有耐心,并没有因为对方拒绝而恼怒,反而开始加重砝码。
从一件事连跳两级,变成了三件。
而且创造者生怕木偶匠再拒绝,还特意说明了一下这三件事囊括的范围。
这其中就包括世界和平,家人复活等等。
对于创造者的话,木偶匠自然是嗤之以鼻,连连拒绝。
世界和平?
家人复活?
如果真有这种本事,又何必跟他浪费口舌,直接把木偶抢走不就成了。
一连被拒绝好几十次,创造者依然锲而不舍地区劝说木偶匠,一定要让她把木偶带走。
木偶匠不堪其烦,有心想赶走这个容貌,却实在没有那个勇气。
毕竟在战火纷乱的年代,还是低调做人的好,要不然很有可能引火烧身。
为了不让对方继续骚扰自己,木偶匠便告诉创造者,如果祂真能让世界和平,妻儿复活,便将木偶相送。
创造者不禁大喜过望,当即就将木偶匠的妻儿复活,而后又操纵所有参战国的高层同一时间下达停战命令。
已经全面发动的战争就这么在一个荒谬的交易下彻底停止。
全人类都感觉很是怪异,便是提出那个交换条件的木偶匠,也是同样震惊得一塌糊涂。
能复活自己妻儿,还能迅速平息战争,这时候他如果还猜不到跟他交易之人的身份,那就算白活那么多年了。
木偶匠二话不说,就将那具由他亲手制造的木偶交给创造者。
没曾想,创造者虽然眼热得很,却没有立即接过,竟然让木偶匠提出第三个条件。
妻儿复活,战争平息,已经是木偶匠眼下最大的两个愿望了,一时间让他再提出第三个条件,本就还处于发蒙状态的他如何说得出。
大脑一片空白的他愣了许久,才说出了第三个条件——希望以后的世上再无战争。
当木偶匠说完之后,那具木偶便从他手中消失,出现在创造者身旁。
外表不曾有任何变化的木偶竟然跟活人一样,安静地站在那里,平静地望着她的创造者。
明明只是木头雕刻成的眼睛,木偶匠却在里面看到了感激。
之后,在创造者履行完诺言,打算带着木偶离开之际,祂突然问木偶匠,这具木偶叫什么名字。
木偶匠脱口而出自己妻子的名字——德莉莎。
听到名字的创造者明显迟疑了一下,似乎想到了什么事。
犹豫再三,祂再次以一个条件为代价,让木偶匠为祂取一个能配得上德莉莎的名字。
已经猜到创造者真实身份的木偶匠最初是无论如何都不敢为祂取名的,可架不住创造者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