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天地造化,盖谓混沌之时,蒙昧未分,日月含其辉,天地混其体,廓然既变,清浊乃陈。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然天地万物,皆有其相,众生沉迷,惑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以为众相故,心生三毒三惧三恐怖,不可久矣。
天象无刑,道褒无名,是故说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即达光明。持一正道,内体自性,天地以本为心者也。故动息地中,乃天地之心见也。故无实无虚也。故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也。故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哉!
天地大道,阴阳为主,五行相辅,乾坤为次,太极自持。成大道者,游离三界之中,超脱五行之外。成偏道者,是诸众生可复天下之相。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生四象,四象生五行,五行生六合,六合生七星,七星生八卦,八卦生九宫,一切归十方。
梅紫妍哼了一声,本想发怒,但转念一想,却又没说什么,也往墙上看去,只看了几句,便只觉得头脑发昏,倒也有些佩服起言夕来,这么枯涩的文字他居然也看得进去。
但转头一看言夕,却是微吃一惊,只见他脸上满是痛苦迷惘之色,整个人竟是微微颤抖,说不出的诡异之情。
其实换了世间任何一人,只怕也没有言夕此时的心境激动。这号称异教经典的“教义”,这段号称总纲的文字,看在言夕的眼中,却几乎字字如刀,直刺入了他的心底。
从这段文字之中,他竟赫然发现,他从小暗地里以为天下间诸多修习方式迥异的修真道法,在这里竟隐隐有殊途同归的趋势。即便这样,他纵然吃惊,但也还能接受,毕竟修士们在达到“升仙入魔期”之后即便是同一种功法,也会存在侧重方向上的不同。但接着看下去,他脸色却已渐渐苍白,只因在这号称异教经典的“教义”总纲之中,他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这异教之中诸般神通异法,偏激特异,但根源之上,便在这“教义”之中。生灵修真讲究身御自然造化,注重体悟自性,循序渐进可得大乘;而像怨灵们、鬼修们的修行方式言夕也略有耳闻,那些家伙似乎只注重厉害的招式,却并不注重什么内功心法,而总纲之中,却似乎面面俱到。
换了另一个人比如梅紫妍,看了这些文字自然没什么想法,可是总以为是自己修行是为正途言夕看来,这事却大是可怖。
一个从未有过的念头,挥之不去地缠绕着他。
究竟什么才是对的?
他不由自主地看了下去,脸色苍白,心神激荡,带着狂热与奇异的好奇饥渴,隐隐只觉得一个大秘密就在自己眼前,却始终摸不到,看不着,却又更加地吸引着自己,往那个目的奔去。只是,在他心里,也有了几分恐惧。
梅紫妍看了言夕半晌,见他依然全神贯注地看着墙上石刻,表情古怪,似乎完全忘了自己就站在他的旁边,心中没来由地一阵恼火,冷哼一声,不料言夕充耳不闻,什么动静也没有。
梅紫妍嘴角一抿,大是恼怒,但不知怎么就是不想出手教训这个人,恨恨一转身走了出去,临走时还大力踩出脚步声,可惜言夕那家伙还是没有一点反应。
怒气冲冲地走出石室,梅紫妍回到钟乳石洞里,对着那些骷髅生起了闷气,本来想想也没什么的,但看那小子却怎么也不顺眼,越想越怒,登时把怒气迁到这几个坐地骷髅的头上。
她指着那些骷髅怒道:“你们这些王八造的,生前一个个仗着自己是大神的后裔不办好事,死了还不是这番德性!”
一句话接不下去,这会儿连她自己也反应了过来,似乎她自己的话连她自己都被骂了进去。梅紫妍心头不爽,肝火越来越大,更不多说,袖袍一挥,只听得刺耳的骨裂之声响起,“喀喀”响处,那几具骷髅竟是四分五裂地倒了下来。
出手之后,梅紫妍的气才缓了些,心中不由得也有些后悔,不知道自己哪来的那么大的气,但转眼一看,却是吃了一惊,原来刚才被一具骷髅遮住的石壁之上,居然还有几行字在那儿,连忙走过去细看,只见墙上写着两行字。
血战非我愿,落拓江湖不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