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归宜知道这是他的职责所在,本不应怪他,只对青玉说道:“时辰不早了,我们进去吧。”
青玉颔首回应,却转身走向齐霄,再次请求道:“齐大人,借您的佩剑一用。”
齐霄闻言微怔,虽不知缘由,却还是将腰间的佩剑快快解了下来,双手递给青玉。
“多谢大人。等回去的时候,再还给大人吧。”青玉双手接过长剑,右手握剑,左手抱拳,一脸感激。
齐霄当即便明白了青玉的意思,这是让自己守在山门外,只由六个护卫随太子妃上山。他嘴里想说些什么,但是转念想到青玉是太子妃贴身的人。她的话,应就是太子妃自己的意思。
没办法,只好转身对着那六名护卫,细细叮嘱了一番,才目送着他们朝山上走去。
观音庙的主持亲自带人来迎接徐归宜,入了山门,进了正殿。金碧辉煌的观音神像,约摸有两丈高,一左一右配了两个胖墩可爱的童子,皆是乖觉讨喜的模样。
徐归宜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虔诚膜拜。且看那观音大士慈眉善目,眼神包含悲悯,嘴角似笑非笑,正在俯瞰参拜的芸芸众生。
殿内左右各盘坐着十八位罗汉,带着檀木佛珠,手上敲着木鱼,嘴里念颂着《妙法莲花经》。
一炷香之后,徐归宜听诵完毕,在青玉德搀扶下起身,又跟着主持去了东西侧殿参拜。
“太子妃,我们这座观音庙是方圆百里最大的一座,地势独特,视野开阔,西面毗邻渭水,东面相望可以看到兴华寺,北面又有皇觉寺。”主持是个上了年纪的老沙弥,说话的时候,总是带着亲切的笑意。
徐归宜精致的眉眼,浮上一丝惊喜:“早便听闻观音庙的风景独好,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主持憨笑道:“太子妃谬赞了,这边已经给您备好了禅房,四面通达,可以看到整个观音庙的风景。”
徐归宜听到这里,表现得更加高兴了,一边道谢,一边跟着主持去了禅房,准备歇息片刻。
到了禅房之后,又客套了一阵,主持便说要去给太子妃准备素斋。徐归宜深表感谢,又派了两个护卫跟了主持一起去帮忙。这样一来,侍卫只剩下四个,被青玉安排在院落的四角,一只眼睛一个方向,确保太子妃的安全。
青玉关上房门,拉好暗栓,对着徐归宜点了点头,表示事情已经安排妥当。
房间是真的不错,东西南北四面通达,可只要关上门,便只有一处悬崖可看,徐归宜打开北面的窗户,正是一处高崖。这座观音庙原是建在半山空,地势十分险要。
这北面风景独秀,高楼林立,寻常人根本探不到此处,可温执是轻功好手。他曾在万军之中夺取敌将首级轻而易举,也曾在光凌皇宫刺杀皇帝全身而退。
七年不见故人,他依旧长年穿着一身藏蓝色衣服,只是....鬓角多了一丝白发,略显沧桑。
徐归宜出入宫廷,有时会见到护龙司的总指挥使温离庭,他是温执的哥哥,尚比温执年长几岁。二人对比之下,他依然韶年正茂,可温执却.....华发早生。徐归宜强忍住心中苦涩,笑着跟温执打招呼。
“羡青叔叔,多年不见,您可安好?”
温执本是满心欢喜的转头,可惊喜的表情一下子停在了半空中,化为满脸的惊慌,又惊又慌。
他本来是要给人行礼的,话都到嘴边了,却恰在了舌头上:“属下温执,参见.....”小公子.....?
可面前的人,月容花貌,绝色盖世,分明是个....女娇娥,不是那男儿郎呀?
徐归宜并不意外他的反应,当年她本就是以男装示人,世人只知道武靖侯的嗣子是个小公子,却不知道那小公子原本是女孩儿。毕竟就连皇帝和傅岚宸都不知道,温执更不可能知道了。
“羡青叔叔,你没有看错,我是阿照。”那个十三岁时,死在了裴淑妃宫里的武靖侯世子,裴照锦。
温执脸上惊恐的表情继而变得十分怪异,直到他看见了青玉,才稍微缓解些。
“可你是傅岚宸的太子妃?”温执显然受到了惊吓,可是脑子并不迷糊。他记得这张脸,还要再次确认一遍。
“是,我是太子妃。”徐归宜双目坚定,并不否认。事到如今,有些事情,该让他们知道了。
温执猛地一震,背过身去,双手撑在窗柩上,还在大口的喘气,难怪京中传言,傅岚宸的太子妃有一双酷似飞鸿将军的眼睛。
当年他还跟张淇开过玩笑,说小公子的五官只是般般像飞鸿将军,倒是一双眼睛,是最像裴家人的。
竟然是一语成谶?想到这里,温执便觉得一切都想的通了,当年他在九龙山刺杀了傅岚宸之后,困在光凌数月,正不得法时。是青玉拿着裴照锦的玉珏来找他,劝他暂离光凌,前往朔州投靠张淇。
“难怪青玉姑娘说,让我以后不要与东宫为敌,不要伤害太子。”温执终于转过身来,看向徐归宜,表情复杂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