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有一次,有一个资本家单独找女工谈话,他直接问女工为什么工作的时候总是不专心。
女工说:她的丈夫在前线打仗,她在工厂上班,家里的孩子没人看管。她工作的时候总是担心,孩子会不会自己跑出门走丢了,会不会玩火把自己烧到,会不会摔一跤把头磕破了。
得知女工的心结所在,德国资本家开办了世界上的第一家幼稚园,就开在工厂的废弃车间里。自那天起,女工来上班的时候可以把家里的孩子都带到幼稚园,幼稚园里雇佣了专门的阿姨照看所有女工的孩子。
幼稚园开办以后,女工终于可以专心工作,不用担心年幼的孩子无人照看。
在当时,开办幼稚园的费用,是要由资本家来承担的。这当然是个亏本买卖,资本家要出钱请人来照顾这么多年幼的孩子。
但是即便开办幼稚园会亏钱,幼稚园还是很快就在全世界得到推广!
开办幼稚园固然亏钱,可是女工没有了后顾之忧。她们的生产效率提高以后,她们所提升的产业价值远远超出了开办幼稚园所花费的那些钱。
经过两百多年的沿革,现在的幼儿园很多已经商业化,不再是某个单位提供给内部职工的福利。
年轻父母会出高价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今天的幼儿园也有了更多的职能,比如早教、培养孩子人际沟通的能力等等。
我们抛开幼儿园的增值业务不谈,单纯讨论幼儿园最基本的职能——社会化抚养。
如果没有幼儿园为年轻父母提供子女的社会化抚养,一对父母当中至少有一个人不能参加工作,要留在家里带孩子。这无疑会浪费大量的社会劳动力。
我想说的是,社会化抚养所要提供的服务绝不仅仅是照顾年幼的孩子这一项。
社会化抚养还应该包括,照顾身体残疾的青少年、成年人,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他们都需要专业的机构为他们提供社会化抚养,让他们的家人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去工作。
正如我开头播放的那个广告,我们国家的人均寿命期望值每年都在增高,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有些家庭出现四代同堂,甚至有五代同堂的家庭。
家里年纪最大的老人有九十多岁,年纪稍微大一些的老人也有六七十岁。
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根本没有能力照顾八九十岁的老人,但家里的年轻人还要出门工作,上班上学。
所以,从整个社会的现实角度出发,绝大多数家庭都没有足够多的人力去照顾老人,尤其不能给老人提供专业的陪护和护理。
试想一下,在座的各位投资人,还有各位观众。如果你们家中有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卧床不起,你们现在还能心平气和地坐在这里听我演讲吗?你们不会担心老人在家里大小便失禁也无人照顾吗?
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传统思想,送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到专业的机构接受专业的陪护和护理,既不丢人现眼,也不道德沦丧。
我们的社会分工还在不断完善,其中照顾老年人也应该专业化、集中化、规模挂、系统化、科学化。而不是让每个家庭以浪费劳动力为代价,让年轻人不去工作,留在家里照顾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