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的发,你不是束的很好吗?就你头上的束发,我就觉得不错。” 梧桐想这样的安慰不如不安慰,他倒宁愿她没有说过这话。 她是女子,难道让他给她束发吗?这方法果断不行。不过再见过女子繁琐的发髻后,梧桐渐渐地打消了学尽所有发髻的想法。 这个,不是他太笨,而是这发髻委实让他想不通,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不是很好吗? 他拒绝地为她束男子的发,学会了普通的发髻。虽然不如旁人的华丽,但渐渐也是熟能生巧。 清溪也是乐见其成。 因为一整日的奔波真的会耗掉人的所有精力,况且清溪下半年只想瘫在床上,其他的事情什么都不想想,更加不想动。 额头仍然发着烧。 梧桐俨然摸清楚清溪的身体状况,自从嫁给他后,他发现一旦进入七月份,清溪的体温就莫名的高。 虽然,他有心治疗,但是各种药膳尝试无效后,他也渐渐地放弃了,不过此时回到家中,他或许可以请教爹爹娘亲。 手放在她额头上,很烫。 梧桐熟练地为清溪梳了一个简单的发髻。 清溪不忘问梧桐:“今日什么发型?”因为没有铜镜的缘故,清溪也实在看不到自己的模样。她知道梧桐是为了她好,所以,她也是尽量避免让他看到自己有看到自己的模样。 实际上,他越是想要拦着,清溪也是想要看到。 人便是这般奇怪。 好奇心害死猫。 清溪想,这不是没有缘由的。 实际上被伤那一日清溪便看到的自己的模样,那一刀直直横跨她半张脸,皮肉翻起,很是吓人。 清溪即便知道会有这般的结果,还是吓了一跳。 她透过铜镜,摸了摸自己的脸庞,没有哭泣,反而笑了。 她与清荷姐姐到底是有多大的仇恨,才会让她刺向她呢? 嫉妒有时候真的是一朵长满刺的玫瑰花,想要得到的时候,便会被刺伤到。清荷姐姐是害怕的。 她不是不知,毕竟与她生活了十五年,十五年的时光里,她足以知道她表情的变化代表着什么,以前没有点破,是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可是如今,真的没有必要吗? 原想着得到普普通通和乐融融的亲情,却发现有时候亲情的得到,除了付出之外,还需要其他的。 清溪想,自己多半是缺少什么吧。至于是什么,原谅此时的清溪实在没有想通,因为毕竟在体验亲情这一件事情上清溪是新手。 曾投身现代,只可惜她一出生便是孤儿,喝了孟婆汤后俨然不知道自己一个人跑到哪里去做什么。 清溪有时候仔细想想总觉得不可思议,可是不可思议之后,清溪有时候甚至觉得那一段往事,一段不足二十五年的插曲,是不是只是一个短暂的梦? 想来,总觉得有可能,可是梦中的泪水与笑容却是那么真实。 清溪最终判断,隔世啊。 最近总会梦到这隔世,不知道什么原因。 清溪暗暗回神,开始与梧桐探讨蝶恋花发髻如何绾成的。 梧桐说:“这发髻很好看。以后,我便给你绾如何?” 清溪点了点头。 因为自己不能照铜镜,所以这般有些娘们的事情,她也只能全权交给梧桐了。梧桐每日不厌其烦地甚至兴致勃勃的模样,很是让清溪有些不解。 因为她有时候绾发髻的时候,也会嫌弃太过麻烦,却不想梧桐却绾得津津有味。 虽然看不到他绾发髻时认真的模样,但是清溪还是从他言语中听出他的态度。 语气真的是一个好东西。 清溪有时候不由地想,多亏它,她能够听出梧桐的喜乐哀愁。 清溪不由地拍了拍梧桐的肩膀。 “夫君,这发髻不错。不过,若是能够把这一缕遗忘掉的头发也绾上去,那便是完美了。” 清溪安慰梧桐。 梧桐已经对此话表示免疫。 他俨然不受此影响了。 “这发型,我觉得不错。”这次轮到梧桐说这句话了。 清溪点了点头,自然是同意,因为,清溪也看不到,所谓眼不见心不烦,反正她看不到。 一番洗漱后,二人出门。 清溪自顾自地带上面纱,而梧桐则一把抱起清溪,一个跃身骑上马。 又是赶路的一天。 马车终究没有骑马快,所以半个月以来,她二人都是同乘一匹马,清溪曾提议自己骑一匹马,他骑一匹马,这样子可以快些,但是梧桐死活不同意,硬生生在半道上,他们换了好几匹马。 清溪无奈,便由着他了。 谁让他们是夫妻呢。 “娘子,过来吃口干粮吧。” 梧桐熟悉打开包袱。 清溪弯腰接过他手中的糕点。 甜甜的,虽然有些干,可是他们也是有水的人。 喝了几口水后,清溪便接着吃糕点。 清溪想,多亏是夏日,她有幸能吃到这林中的西瓜。有时候,还甚至带上一两个上路。 梧桐显然也是喜欢。 每次,他都是十分斯文地用小巧的刀子切开西瓜,之后满条斯文地咬了一口,相对于清溪的狼吞虎咽,他无疑地一副好看的风景画。 清溪有时候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投错了胎? 若是她是男子,而他是女子,此刻的画面无疑是合适的。可是若是反过来呢? 清溪总觉得有些别扭,不过,她也是学不来如此,于是一如既往的模样。 久而久之,清溪也习惯了。 谁让她是农女呢?农女自然有农女的模样。 她想,若是可以,以后她要种上满满的西瓜,只是此时怕是不可以了。 脸上的面纱再次戴上,清溪与梧桐接着上路。 有时候梧桐担心清溪会觉得闷,每过一个地方,便会跟她讲讲当地的民土风情。 因为梧桐也是道听途说,有时候甚至是在书本上看到的,所以讲得并不十分详细,有时候清溪会有些渴望地看了一眼热闹的集市。 “若是能逛逛便好了。”清溪也是随便一提,不曾想,梧桐却是记在了心里。许多年的某一日,他们故土重游,多了许多潇洒与欢乐,当然这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