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之所以敢狮子大开口,其实是料定了程万里除了他之外没有更好的选择。
否则程万里也不会让素未谋面的曹操来到东平府,并且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提出让他出征梁山泊。
尤其是见过董平之后,曹操更是坚定了这种想法。
曹操心里十分清楚,若他是程万里,也会这么做。
毕竟如果任用董平,程万里失去的可是女儿的幸福;
但若是启用阳谷团练,损失的不过是一些兵马钱粮。
兵马钱粮固然重要,但归根到底也不是程万里的私有物品,而是属于朝廷的。
既然给谁都是给,当然是给能帮助自己解决难题的人。
程万里说完,来到书桌旁,书写提取衣甲盔刀的公文,盖上印信后交予曹操:“你可凭此到东平府甲仗库关支。”
曹操收好公文,急忙道谢:“谢大人,大人大恩大德无以为报,唯有在战场上奋力杀敌……”
程万里打断道:“好了好了,这些话就不用说了,我只看你的表现。”
曹操挺起胸膛,朗声说道:“下官绝不辜负大人希望,那马匹、钱粮……”
程万里看着曹操三句不离目的,笑着摇了摇头:“你回到阳谷县,便可差人来领取。”
曹操听闻,急忙回道:“大人,事不宜迟,我这就回去安排,以免误了出征的时间。”
“去吧。”
送走了曹操,程万里笑了。
其实在程万里看来,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程万里一石二鸟,既避免将女儿嫁给董平,又完成了朝廷的任务,自然一身轻松,喜笑颜开。
而且程万里觉得曹操虽然贪婪,但只要能做事,贪婪一些也无伤大雅。
曹操却比程万里更开心。
不经朝廷,刀、马、钱、粮曹操都能想办法解决,唯独有一样是他无论如何也无法解决的,那就是盔甲。
宋朝禁甲不禁兵,因此弓、箭、刀、楯、短矛等都可以在市面上买到,但是盔甲却无人敢做,无人敢卖,更无处可买。
官家出于维护社会治安、居民自卫的考虑,规定民间可以武器,除了射程远、杀伤力较大的弓弩。
但为了防止盗贼、狂徒、匪寇拥有武器作乱,对社会治安造成破坏,朝廷明令禁甲。
毕竟歹徒再凶悍,不穿盔甲的话,衙役们用弓箭就能压制。
而穿了盔甲,那可能就需要调动驻军这样更高级的武力才能制伏,这与谋反无异。
因此宋朝素有“一甲顶三弩,三甲进地府”的说法,即民间私藏一甲,量刑的程度堪比私藏三个弩。
私藏三甲,那就是死刑!
朝廷禁止拥有的甲胄包括皮甲、铁甲、纸甲,半成品的甲胄也不许私有,几乎涵盖所有门类。
因此若不通过朝廷,阳谷团练士兵根本就不可能获得盔甲。
然而通过程万里,曹操却一举解决了盔甲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