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曹操问道:“晁盖为何唤作托塔天王?”
曾弄难以置信的看了一眼曹操,继续说道:“郓城县管下东门外有两个村坊,一个东溪村,一个西溪村,只隔着一条大溪。当初这西溪村常常有鬼,白日迷人下水在溪里害人性命,村民无可奈何。”
“忽一日,有个僧人经过,村中人备细说知此事。僧人指个去处,教用青石凿个宝塔,放于所在,镇住溪边。其时西溪村的鬼,都赶过东溪村来。”
“那时晁盖得知了大怒,从溪里走将过去,把青石宝塔独自夺了过来东溪边放下。因此人皆称他做托塔天王。”
曹操此时才知道晁盖诨号的由来:“原来是这样,托塔天王,好大的口气。”
曾弄听闻,不屑的说道:“无谋少智的江湖莽汉,也敢妄称天王,笑话!
曹操听着曾弄的语气,不明白曾弄为什么一直看不起晁盖,于是径直说道:“曾长官貌似对晁盖颇有微词。”
曾弄摇头叹气道:“晁盖好好的富家翁不当,偏偏被小人蛊惑劫取生辰纲。其他几人劫取生辰纲那是为了泼天的富贵,是为了钱,晁盖有必要趟这浑水吗?最后落得个逼上梁山,抛弃祖宗基业,做了个草寇,何苦来哉?”
曹操附和道:“依曾长官之言,这晁盖劫取生辰纲的确不智。但江湖人认为生辰纲乃不义之财,晁盖或许是出于道义才有此举。”
曾弄继续说道:“若是计划周密,那生辰纲劫也就劫了。可你看看晁盖用的都是什么人?思虑可周全了?整个劫取生辰纲的过程可谓漏洞百出。”
“若是老夫,首先为了避嫌,自不会在黄泥岗动手。那个地方离东溪村太近,事发之后朝廷定然会对周边村庄严加审讯。”
“所谓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面对审讯,很难保证不会发生意外。晁盖的动手地点,就没给自己留下后路,由此便可看出此人是个莽汉。”
“此外,他们七人在安乐村住店说是贩枣,黄泥岗上也说是贩枣,岂非留人口实?此其少智也。”
说到这里,曾弄重重叹了口气:“还有那白日鼠白胜是甚么腌臜泼才,一个赌棍而已,有甚么江湖道义?”
“白胜骤然富贵,常人都知定有蹊跷,官府缘何不知?若被有心人询问,以他的智力很难不露出马脚;以他的品性,也断然不会宁死不屈。”
“后来劫取生辰纲事发,白胜被抓,果不其然熬不住打,出卖了晁盖一伙。晁盖识人不明,致使事情败露,实乃咎由自取!”
曾弄见曹操不说话,于是总结道:“纵观劫取生辰纲一事,晁盖意气用事,有勇无谋,关键时刻又无甚主意,加之识人不明,因此老夫观此人难成大事。”
曹操听到这里,才明白怎弄为什么看不起晁盖,若果真如此,这晁盖当真难以做大:“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原来此间还有诸多细节,感谢曾长官解惑。”
曾弄看向曹操:“武都监,你说晁盖这样的人,可敢对我曾头市有非分之想?可有能力打下我这曾头市?”
曹操听出曾弄的话里话外的意思,晁盖之所以敢入侵阳谷县,乃是阳谷县守备空虚,若不是恰好曹操提前组建好阳谷团练,晁盖很有可能顺利攻进阳谷。
但是曾头市的纸面实力远远强于阳谷县,只要晁盖不利令智昏,就不敢摸老虎的屁股。
说到底,还是谁的拳头硬,谁的底气就足。
曹操有心促成与周边豪强联合,不愿放弃这个机会,因此开口说道:“曾长官,晁盖虽不足为惧,但有一事却不得不防。”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