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曾弄原是大金国人,年轻时来中原做些人参买卖,聚得数万贯家财。因有膂力,霸住村坊,改名为曾头市。
曾弄系外国侨民,官府不敢得罪,因而曾头市势力越做越大。
曾弄生下五个孩儿,号为曾家五虎。
大的儿子唤做曾涂,第二个唤做曾参,第三个唤做曾索,第四个唤做曾魁,第五个唤做曾升。
共有两个教师,一个都教师便是史文恭,还有一个副教师唤作苏定。
这七员猛将,便是曾头市的战力保证,有他们在,再加上曾头市的五七千人马,就是田虎来袭,也有一战之力。
曹操与武松正要前往曾家府拜会,却在拐角处遇到一伙人。
领头的使一条点钢枪,骑着匹冲阵马,身后带着十来个壮汉,皆手执利刃,怒目看向曹操。
“你们是何人?为何在我曾头市鬼鬼祟祟,四处打听?”为首的男子钢枪指向曹操,沉声问道。
武松见对方来者不善,急忙抽出朴刀,将曹操护在身后。
曹操却毫不慌张,大声笑道:“误会,壮士误会了。某乃阳谷县兵马都监,这位是我弟弟,唤作武松,此番前来有要事相商。”
那人听闻,收起长枪,打量起武松,开口问道:“可是打虎武松?”
武松也收起朴刀,回道:“正是。”
那人急忙下马,抱拳道:“久闻大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真乃神人也!我乃曾家府四子曾魁,听得下人报说有人形迹可疑,四处打听,我道是梁山贼寇呢。”
曹操与武松齐声回礼:“原来是四公子,久仰久仰。”
“前日里听闻阳谷县大破晁盖,我还想是谁人有此手笔,却不想今日得见真容。不知武都监到此所为何事?”寒暄过后,曾魁问道。
曹操解释道:“公子有所不知,我二弟与你家教师史文恭颇有渊源,此番前来一是会拜故人,二是……”
曾魁知道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又打听清楚曹操、武松并无恶意,因此急忙说道:“请二位到庄中一叙,我等定当好生招待,请。”
“烦劳带路。”
在曾魁的带领下,曹操和武松一路穿街过巷,绕过密林,又路过两处寨栅,才停下脚步。
“爹爹,人我给你带来了,你们猜是谁?”曾魁还未下马,便朝着屋内喊道。
这曾弄早年来到中原,已被中原文化同化,早就放弃了金国习俗,因此儿子们皆以爹爹称呼。
不多时,上厅便转出一个老者,虽然年迈,但骨架宽大,可见年轻人也是个壮汉:“可是梁山贼寇?”
曾魁一边走向曾弄,一边说道:“非也,不过他们跟梁山贼寇也有关系。前一阵子晁盖那厮不是吃了一场大败仗吗?就是拜他们所赐!”
此时曹操和武松已经来到曾弄身前,曾弄上下打量着他们,猜测道:“哦?阳谷县兵马都监?”
曹操急忙施礼:“正是在下,见过曾长官。”
曾家尚武,对英雄好汉极为推崇,曹操刚刚说完,曾魁急不可耐的拉过武松介绍道:“爹爹,这位更是了不得,他就是在景阳冈上徒手打死吊睛白额大虫的好汉——武松!”
曾弄毕竟是个老狐狸,因此机警的问道:“打虎武松?果真是个好男子,不知二位到我曾家府所为何事?”
武松气沉丹田,大吼一声:“史文恭何在?出来与我比试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