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如霜十分矜持地抬了抬手,头对前二通说道,“你来同王爷解释解释。”
钱二通也被秦如霜这略有些得意的样子逗乐了,于是便道:“好,我一定将王妃打的这一个漂亮算盘给王爷好好讲讲。”
原来,当初秦如霜提出要由杜氏商会私自出资,带兵前往边关支援戍边军的时候,钱二通是十分反对的。
一来是因为他觉得谢洵害秦如霜受苦,救他不值得,二来他也确实是心疼钱。
可是当时秦如霜告诉他,不用担心这些钱,最多需要半年就可以挣回来了。
事实也正如同秦如霜预料的那样。
从秦如霜在朝堂之上与祁帝订下这个约定开始,她便找人四处散播消息,将她与皇帝的这个赌约告诉百姓们。
她可不是那种做好事不留名的人,既然投入了一定的资本,自然要看得到收益。
而她做的事情,就是将杜氏产业如何无私奉献,边关情形如何危机重重,以及杜氏如何在这危难关头,对边关伸出支援之手的事情,加油添醋地以最快的速度散播到百姓之中。
百姓都是十分单纯的。
有的时候谁好谁坏,只需要稍稍引导他们就可以自己得出结论。
他们只知道现在大祁边关危机重重,可杜氏商会作为一介商贾,却愿意自掏腰包去打仗,更别说怀王妃巾帼不让须眉,还亲自出征。
自然对杜氏很有好感。
而杜氏的产业除了那些杂七杂八的,最赚钱的其实是民生之物,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些东西别看利润微薄,但是架不住人人都对这些东西有需求。
杜氏的东西本来卖得也不贵,家家户户都要买这些东西,那买谁家的不是买?
既然这样,那不如干脆买杜氏的好了!还能支持一下边关。
再加上秦如霜一系列的宣传,给百姓营造一种,只要我买了杜氏的东西店,就为边关出了一份力的错觉……
于是乎,百姓的情绪空前高涨,那段时间,杜氏几乎垄断了京都以及周边几座城池所有的民生产业。
那是多大一笔数字?
仅仅三四个月的时间,就将秦如霜支出的那些军饷给挣了回来!
而秦如霜做得更加英明的一点,那就是她从未因为百姓认准了杜氏,就将东西涨价,相反,她命令下边的人在原价之上更加注重品质。
而百姓一旦习惯了到杜氏消费,再加上都是价格实惠品质又好,哪怕是边关战役结束了,也习惯性地到杜氏购买。
虽然没有最开始那几个月挣得那么夸张,可是后面这些日子销量逐渐稳定之后,也比之前有了一个较大的涨幅。
钱二通同谢洵解释完,秦如霜又将后边的一些账本一股脑推到谢洵面前。
“你看看,这些都是后面几个月的收入,王爷放心吧,暂时还用不着王爷厚着脸皮去找陛下要钱。”
而谢洵看完那些账本,则是百感交集。
他之前怎么会说出要替秦如霜去找父皇要钱那种话?M..
秦如霜何止是不缺钱啊,若是将她的这些产业和江南杜氏的加起来,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也不为过!
“你这么做,难道就没有受到其他商贾的反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