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1 / 2)

七零懒惰红包群 然君O 6603 字 2022-05-21

    电话是李丽娟接的。

    她知道是叶隐川打过来的, 便直接告诉他茵茵提早睡觉了。

    叶隐川便没让她叫茵茵,只和李丽娟打听了下午的情况,知道一切顺利, 茵茵只是累了便关心了两句就挂了电话。

    再说茵茵, 一觉起来连梦都没做一个。

    今天是星期天不用上课, 但她也闲不下来,今天是鸭雏孵化的日子。

    她之前出了上批鸡雏后又放了一批鹅蛋在里面。

    鹅倒不用孵化太多, 江北这边吃鸡鸭比较多,鹅蛋的话,喜欢的人不太多。

    所以她主要还是以养鸡为主, 多孵化些鸡雏来。

    看了眼孵化器上的时间显示, 要到晚上才能孵化完成, 茵茵便又挑了五百枚鸡蛋, 等到时候继续孵化。

    建鸡舍不像建住房那么麻烦,即不用拉电线走水管的,也不用打间隔墙, 而且墙也不用砌那么厚, 所以建起来速度还是很快的。

    这才多少天?不到十天, 框架都起来了。

    他们的预计是一个月内建完三排的鸡舍,能容纳两万只鸡。

    这个数字茵茵并不满意, 她可没打算只养两万只鸡, 怎么也要朝着五万只预备着。

    只可惜建筑队说什么都不同意。

    他们的任务时间排得很紧不说,材料也不可能一次性全给自己场子里。

    生产能力有限, 市里又只有一个砖场,一个月能提供的砖是有数的。

    自己这里多了, 别的地方他们就安排不了。

    叶隐川亲自去谈也没谈妥, 最终只能讲好, 开春先按两万只鸡的鸡舍建着,等夏天空出来了,再把其他的补建好。

    至于其他的棚子那就是打几根木头桩子到地里,然后砌土砖,那速度就快了。

    所以茵茵才没有一点心里压力地大量孵化鸡雏,不怕没地方放。

    看完孵化器,茵茵又去观察自己泡的玉米种子,竟发现已经发芽了!

    顿时茵茵发愁了。

    这么快就发芽了,难道她要种到培养槽里?

    不是不能种,是种在那里不容易收集数据。

    既然打算当袁大大第二,那就得有科学的数据才行,只有放在普通的泥土里生长才能得到最准确的数据。

    可普通泥土……哎,茵茵头疼,正常得到五一才能开始耕种玉米,现在才三月上旬,这还一个多月呢,发了芽的种子能留到那么长时间么?

    看来是泡种子的时候泡太早了。

    没办法,只能先将这泡的种子先种到培养槽里,等快到五一的时候再重新泡下地种子。

    然后今天家里人都陪着她在养殖场铲土。

    茵茵自己拿铁锹挖了锹忍不住摇头:

    “妈,这地还没完全化开呢!”

    “是没完全化软和,今年天暖的早,能挖得动,正常化开了也得阳历四月份。”

    茵茵有点心虚,地这么硬,人家建筑队的挖地基得多辛苦啊?

    有点不太好意思了,可她这边也确实急着要场房。

    “妈,晌午给他们炖只鸭子吧,怪不容易的。”给点肉吃也好叫人干活更积极一点。

    “行,其实每天做饭都给他们加了点肉的,也没收他们肉票。”她也知道对人家好点,好能给盖得好一些,不然有人心里有怨气使坏咋整。

    五个中型培养槽,占了两间空鸡舍。

    茵茵往里面加够足量的土后浇水将泥土湿润,然后撒上驱虫粉,放置上三天左右再放肥料综合,然后在第五天才能把发了芽的种子种进去。

    茵茵用了一个星期才完成这个过程。

    李丽娟迟疑地看着茵茵种种子:“就这么种么,不用起垄么?”

    已经脱下棉袄穿毛衣加大衣的茵茵摇了摇头:

    “在培养槽里不用起垄,这个也就是暂时放一下,等天暖点不怕冻得就得抬出去外边,不然的话,苗长高了弄不出去了就只能在屋里养了。”

    “在屋里能结棒子也是一样的。”李丽娟不以为意。

    “那得好几个月,占着屋子太浪费了,咱们还得养鸡呢!”

    “那也行,现在是三月中旬,再过半个月就能挪出去,晚上冻不了了。今年天暖和的真早,去年到四月份都还冷穿棉袄呢!”

    “那就合该咱们种庄稼、育鸡雏了,也算是个好兆头!”

    “那可不,要不咋说我老姑娘有福呢,连老天都保佑着!”李丽娟得意的很。

    五个中型培养槽有两亩地大小,茵茵泡的种子是三亩地的,为了避免浪费,茵茵竟将苗株间距减少,都给种了下去。

    现在苗家人也没上街里拉活了,大队分配了任务,苗学松得带着村子里人开始上工了。

    晚上吃饭时苗于贵不满道:

    “还不如都挂到养殖场里了,上工一天挣的几个工分,拉一趟脚就挣回来了,还不用出这么大力!”

    “你磨叽啥,这些事听爹的就是,爹说咱们咋整就咋整。”苗于富说他二弟。

    “我这不是提醒爹么!爹,下个月场子里就得扩招了,我老妹不是说得多不少人,咱们家的是不是都能进去?”

    “是啊爹,你之前是怕咱们都进场子,到时没工分不好在队里领粮吃,现在大队都说了春耕、秋收都得用咱们场子的牲口,他们又不给钱只用工分抵,那不是一样的么?到时一样有工分分粮,何必一定要天天上工?”

    带着牲口上工,那工分可不是一人一天最多十个工算,赶车的算是技术工,马牛还是租给他们的,一天至少得二十个工分起。

    苗于华也在心里憋很久了,趁他二哥起头,也跟着说出自己的想法。

    其他人没吱声,只看苗学松怎么说便怎么做。

    苗学松低头抽了会儿烟,半天才问苗洪举:

    “爹,你咋说?”

    苗洪举慢条斯理地卷烟卷:

    “孩子们说的也有道理,在哪都是为了吃口饭,能吃得更轻松一些,何必使那么大劲呢?”

    就算场子不用那么多人,把他们名字挂场子里,他们每天就能上街拉脚挣钱,等农忙的时候跟着牲口下地干活还有工分拿,不下地了还能伺候自己家场子里的地,干点杂活,这不比一整天把人绑在地里只能拿十来个死工分强?

    还得出大力气,天天累得不轻,当长辈的哪能不心疼?

    茵茵只管听着,并不发言。

    她也赞同二哥和老哥的说法。

    苗学松咬了咬牙:

    “行!明天我就去找牟书记辞了这小队长的职务,怎么说我也是挂名的养殖场场长,再担任小队长就有点不合适了,何况也忙不过来。”

    李丽娟看了他几眼,嘴张了张没有说出来。

    她想问他舍不舍得。

    没人比她更懂自己男人。

    苗学松对她笑了笑,用眼神告诉他,他决定了。

    再不舍得又能怎么样?

    上边有书记和会计,大队长必需得从五队挑,不会挑其他生产队的,他再舍不得一辈子也就是个小队长。

    还不如好好琢磨自家的养殖场,别人高看自己难道是因为自己小队长的身份么?当然不是,一切还是因为场子,只要把场子弄好了,还啥小队长不小队长的。

    没了这么个不上不下的身份,家里人也能轻松点,不然自己还是四队队长,到时家里人不上工出去挣钱,村里人能不眼气?怎么可能会服气?

    卸下来倒是省心了呢!

    这一想明白,他也轻松了,第二天等不及就去跟大队书记说去了。

    牟书记自然是满口答应,他早就猜到苗学松不会再当小队长了,只是没想到他拖到快春耕了才说。

    不过他也不为难,农村人多,他心里早就有接手的人选了。

    一身轻松的苗学松又开始了和儿子、侄子们上街拉脚,回来收拾场子里。

    场子里重新弄了个巨大的储粪池,用来平时处理牲口家禽的粪便,到一定程度便会制成肥料,投入田里使用。

    现在苗家人虽然没有上工去挣工分,但都在场子里开始干活了。

    茵茵划出来的种植区可不小的,虽然借用建筑队的推土机推平,翻了层地皮起来,但得还起垄打池埂子。

    女人们白天都在养殖场伺弄地,自家要种水田啊,自己家种出来的粮食能敞开肚子吃,干活自然是有劲了。

    茵茵重新修整了下场子里的工位及工资。

    干脆不用国家给工资了,只收票据,工资就当是抵债了。

    然后场子里目前所有岗位工资都是一样的,每人二十,不分正式工、临时工,长期的全都算正式工。

    自家人除了上学的老哥外三个亲哥嫂加喜子哥两口子,爷奶再算上爹妈十二口人,姥姥、姥爷、老舅妈、还有南子及牟书记媳妇,目前是十七个人。

    如果男人们不上街拉活这人手还是足够的,可茵茵算了一下,他们上街拉活,每天尽管往场子里交一半,她哪怕只收四分之一,也能收个十来块钱,一个月下来就三百块钱,三百块钱,都差不多够场子里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所以说啥也不能叫他们在场子里干活,还是要上街的。

    这样人手就不太充足,正好两个大爷家,每家还能再招上一两个人。

    李丽娟一看这么多人每个月要拿工资,顿时心疼了,说啥都不同意茵茵涨工资。

    “一个月就十一,不能再多,他们爱干不干,多的是人想干呢,还怕没人来么?”

    茵茵想笑,她妈当了几个月的会计后,人就变得对钱很敏感,小气起来。

    “都不是外人,他们在场子里干活也都尽心心力的……”

    “那这工资也不算少了!他们要文化没文化,要手艺没手艺的,就出点力气一个月能有十块钱就不少了!再说你还打算场子里供晌午饭,那得多少粮食和油啊?不能再涨了!”

    苗奶奶也劝她:

    “听你妈的没错!别一下把工资定高了,现在谁都不会啥,给十块钱都不少了,场子里的活再累还能有山上活累?等往后谁伺候牲口手艺好了或者地种的好你再给加工资也是一样的!”

    茵茵想想,觉得她们说的也有道理。

    “那行吧,不管别人,奶放羊这些年都有经验了,肯定不能和别人一样的。还有我爷,场子里的工具都得他做,还得管修,也得算个技术工,我姥爷也是,种出来的菜和瓜那么好,肯定不能和其他人都一样的,这三人都得二十块钱。”

    苗爷爷摆手:

    “我和你奶的不用算工资,我们这么大年纪了要那么多钱干啥?”

    李丽娟在这上面可不抠唆:

    “茵茵说的对,爹妈和我爹拿二十是应该的!其他人,连我那份都算十一块!”

    行吧,既然大家都没意见,茵茵也就不再坚持了。

    大不了年节的福利弄好点就是了。

    “对了,场子大了,我姥爷一个人看不过来,而且后面我还打算让他帮着种水果,打更的人我托叶隐川找六个退役的老兵,这几天陆续就会过来了。”

    “外地来的?那得准备住的地方吧,场子里的草房还没整完呢,窗户门都没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