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种官也是很可恶的。
这种人就不应该为官。
就应该回去种地,让有能力的人上,毕竟现在编制还是这么紧缺的。
许多有能力的人上不来,想要为百姓做实事的人没机会。
本来而这些蛀虫,一直在做空着整个大隋,这是他无法忍受的事情。
而黎平听到了说书先生的话后,脸色一白,看向对面的杨广。
打量着杨广的脸色,见杨广的神情并没有异样,让他微微的松懈了下来,小心翼翼地开口说道。
“陛下,平日里这个说书先生从来不讨论朝中中的事情的,今日或许是事出有因。”
“所以才会如此的,还望陛下不要介意。”
杨广听到了这话之后,摇了摇头,他觉得这个说书先生所说的,确实很有意思。
而此时,台上的说书先生继续开口说道。
“即使是已经坐在高台上的那一位,他之前确实是做了许多错事,只不过他现在确实也有改变。”
“现在这整个大隋,也逐渐安定了下来,许多地方的百姓也逐渐有所改善。”
“这难道还不比之前好吗?”
“换一个人上去,就一定做得比他好吗?”
“现在既然高台上的那一位,有所改变,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给他一次机会呢?”
“而朝中的大臣不一样,朝中的大臣若是做不好,就可以换。”
“可是若是换上高台上的那一位的话,到时候生灵涂炭,又有几个人可以幸免于难?”
“战争的时候,受苦的永远都是最底层的百姓,而不是高台上的那些人。”
“确实,老夫不得不承认,曾经高台上的那一位所做的事情,人人得而诛之。”
“他所做的那些事情可以称得上是人生共愤。”
“可是,现在他有所改变,难道这不是一件大好事吗?”
刚刚说话的那个男人在听到说书先生的话后,脸上有些尴尬。
可还是大声的反驳道。
“那么,宇文化及他也只不过是没有为百姓做实事而已,他也是有能力的。”
“为什么高台上的那一位,不可以再给宇文化及一次机会呢?”
“要我说呀,说的好听一点说是为我们百姓好,所以换了一个高官上台。”
“其实说白了,只不过是内权上的斗争而已,这些都是幌子罢了。”
“确实现在高台上的那位,换了许多读书人上台,那些读书人确实是颇有名声。”
“可是读书人毕竟是读书人,怎么治理好一个国家,难道就靠那些书呆子的死记硬背吗?”
“我是完全不看好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