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卫所军中,张鉊干脆也抄袭明代的武官制度。
一卫一般是三千人,长官为卫指挥使,其余为千户、副千户、百户、副百户,总旗等。
在两到三个卫的基础上,设立兵马督监,再上面还有兵马使等,将卫所军的权力,全部交给枢密院。
至于明代的同知、佥事、镇抚等官职,暂时不设,等具体的运转中,再来看情况设立。
同时在草原上,张鉊原本拿到了泥撅伊利大汗的尊号后,基本也没怎么管过草原上的事情,草原上的一切制度,还是按照原本的习惯在运转。
唯一有些约束的,就是在北庭的曹延禄、李从煜、陈辉耀等人通过互市和盐铁茶糖酒和粮食布帛的输出,给予了一定的控制。
而现在,北方中原已然一统,契丹人也缩回去放弃了对草原的宣称,那么从现在开始,张鉊就要把草原上的事情给管理起来了。
张鉊准备从夷播海(巴尔喀什湖)往东,依次设立拔悉密万户、伊丽万户、乃蛮万户、黠戛斯万户、梅里急(蔑儿乞)万户、乌古敌烈万户、阻卜万户、萌古.茶扎剌室韦万户、斡朗改室韦万户、女真三部万户和上契丹四部万户与下契丹四部万户等十二个万户部。
当然,这不是说草原上就只有十二万户人口,这个万户是虚数,下面再依次设立千户等部落。
其中拔悉密、伊丽、乃蛮、黠戛斯四万户作为大汗本部。
而现在只是大概的设计,要想成功将这些万户全部纳入到统治下,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为此,张鉊准备在南征南平和马楚以后,留下将帅准备入蜀,他自己则要再去承德府,并在承德府召开六法宗大佛法会。
同时敦煌张、曹等家族学习佛法的子弟和已经开始在草原上传播佛法的子弟,马上全部行动起来。
安西行省、北庭行省乃至青塘和河西佛门的高僧,也要开始行动。
张鉊准备将现在在他身边伺候的各部大小王、豪酋质子千余人也放回去。
同时亲军中抽调信佛的骁骑兵两千,禁军中再抽调五千,交由白从信、黄英达两人统帅出塞。
乃蛮部的阿罗闍以及大小王、豪酋质子回去后,也会立刻组织一支一万五千人左右的护法骑兵,双方合计两万二千精骑。
用佛门高僧加上刀剑的方式,统一各部信仰,说服各部大小汗、大小王、大小叶护等亲自到承德府去参拜张鉊。
至于具体怎么捏合这些万户,张鉊还没想好,他也没准备马上就能实现草原十二万户的目标。
这次承德大法会,能有四五个万户的头人过来,他就满足了。
为此,张鉊甚至准备在这个时期,给自己的头衔上正式冠上泥撅伊利可汗的名号。
哪怕在初期会出现中原、草原二元制帝国,张鉊也在所不惜。
因为只有控制这十二万户之后,他才能去征服整个河中、波斯以及重新去控制印度,以及带着他们不断往西去征服,不然光靠中原的实力,是很难短时间实现的。
然而,设想是美好的,但要真正去推动,往往会很难。
哪怕就是废州并府设立卫所这种事情,张鉊也不可能乾纲独断,必须要跟下面的人商议。
而且肯定也要做出一些让步,不然的话,广大的官员们就可以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做扛着红旗反红旗,以及消极怠工摸鱼上班的厉害。
所以与想象中皇帝夜夜笙歌不同,张鉊回来之后,就去大符那里住一个晚上,然后就连续跟朝臣商议国事到深夜,随后就在皇后寝宫直接安歇。
九月十三,连重阳节都没休息的张鉊,终于与朝廷文武诸臣工商议完毕了大事,一连串的改革连续开始。
最重要的当然是亲军、禁军的授田,以及撤州并府。
同时张鉊命令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设武举,这可不是单单一场考试的问题。
张鉊的武举,是要先在各县由各县巡检建立枪棒社和弓箭社,每年一挑,挑选出来的进入各县武学。
在县武学,系统性的学习弓箭、骑射,军阵,以及了解甲胄和弩箭等。
再每两年由枢密院、兵部、各府兵马督监奉天子诏令进行府考。
考中者能得到一个都头的头衔,比如善射者,就能得到弓弩都头,精枪棒的就可以得到枪棒都头的头衔。
有了这个头衔者,就可以不用户籍而只用都头的头衔到各处游历,不被一般的衙役盘查,见官不让。
随后学习一定的文化知识,也就是简单认字之后,再参加每两年一次的行省大考。
这次考中者,如果不愿意再考的,可以到卫所任副百户,或者回到县中任都头衙役、团结兵教头等。
到了这里,再往上考,才是武学会试。
这分两个方面,走悍勇骁将路数的,只要求认三百个字,会认令旗,会简单的排兵布阵就行。
中举之后,可以入亲军、禁军,极为优秀的入憾山都。外放则到卫所或者边防镇军之中为中层武官。
另一个分支就是六韬军帅类的,这就要求很高的文化素养,是培养将帅的。
一旦考中,不但可以入军职,还能在某些时候转文,任方面之帅。
这一条路走下来,孩童十岁就可以开始参加巡检司的大挑,真正有实力的,十七八岁就能成长为一员合格的军将了。
而且武举有个好处,那就是评判的标准非常准确,不存在你说好,他说不好的情况。这也方便张圣人挑选出愿意向外征服的人才。
同时,张鉊还准备把乡射大礼这一项礼仪,给搬到草原上。
风格上摒弃在汉地才能实行的一部分繁文缛节,但大多数项目都得以保留。
再加入此时中原人和草原人都爱的摔跤、相扑等项目,用一套相对严格的程序来为泥撅伊利可汗挑选草原勇士。
这其实就是后世蒙古人的那慕达大会,张鉊准备将他与汉地乡射文化合一,增强彼此的文化连接。
而要搞定这些,让所有人特别是文官支持,张鉊付出的代价,就是两税法的继续推行。
别小看这不过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而已,两税法中,有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对于个人资产的认定。
因为两税法是按照富裕程度来征税的,这就有了非常大的操作空间。
以前的两税法是由武人瞎搞的,但现在张鉊明显是要厘定税金,那么以张希崇、和凝、冯道为首的仅存文官,就很想把这部分权力给抓到手里面,这样文官就有了立身之本。
当然,这不是说文官就一定要搞小动作偏袒自己人,在这个其兴也勃焉的阶段,他们还不敢。
他们要的是这个厘定税金的权力,在面对武人时,可以自保的权力。
张鉊稍微思考了一下,就很痛快的决定由户部和盐铁司共同来确定新税,把这部分权力给下放了下去。
和凝等人欣喜若狂,张鉊却在心里嘿嘿一笑,因为在两税法之后,其实还有个更狠的摊丁入亩。
只不过目前的经济条件还不具备这样的操作手段,所以张鉊没有提出来。
现在正好,让他们用两税法把国家给搞富裕,手工业、工商业进一步发展之后,张鉊就会提出更适合人口增长的摊丁入亩,二十年后,应该就可以提上日程。
。。。。
九月十五,经过长期的筹划之后,张周的改革的新政开始出台了。
在此之前,中晚唐开始实行的两税法,已经被武人们祸害的不成样子了,必须要大改。
张鉊首选宣布,维持唐时期的两税法,整体的税率大概在十二税一到十四税一之间。
废除自唐末五代以来巧立名目的农器钱、绢帛税、牛皮税等。
将脱胎与唐代的间架税进行改革。
所谓间架税,石晋时期叫屋税,实际上也就是房产税。
真是挺有才的,在唐末五代收房产税,而且收的还不少,动不动就计屋每间输绢二尺、三尺等。
张鉊现在也没钱,但还是不愿意这么形同抢劫的收钱,于是将间架税直接降低年给值三十钱的样子,跟原本比起来,至少降低了八成以上。
同时唐末五代还收一种税额很高的交易税,唤做除陌钱,中晚唐大约在百分之五,五代在百分之十左右。
看起来好像不多,但这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五代啊!
大豪商收不到多少,把小商贩和手工业者以及大城市的市民和近郊农户,给害的不轻,张鉊于是直接将其降低到了大约百分之一左右。
剩余的两项,则是罢除自后梁以来的苛政。
这其一是罢除不合理的牛租,此苛政延绵到如今已经四十多年了。
起因是当年朱温征伐淮南时,将缴获的上万头耕牛给百姓使用,然后向百姓收牛租,这本来是一项善政,解决了农夫缺少耕牛的情况。
可是几十年之后,当年的牛早就死了,但这个牛租还在收取,并且只要你祖上租过官牛,那么你就要继续缴纳。
到现在为止,几乎已经遍布整个洛阳和开封的农户,给百姓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张鉊于是下令废除这项既过时又害民的税收。
其二则是营田务,这是唐末以后在中原地区设置的由户部直接管理的农业生产机构,相当于国家直接招揽佃户,所属的农民负担非常重。
这刚好与张鉊将要开始的禁军和卫所均田冲突,张鉊直接挑出几块地用作禁军职田之后,将原来百姓招揽成为卫军,并将他们现在使用的田地房屋和牛及其他农具,都赐给他们永久使用。
这一系列的重大改革,立刻将张鉊的声望给推到了顶峰。
到了此刻,不管是上面的高官,还是最底层的佃户,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群魔乱舞的混乱世道,终于出了一位仁君,终于有人开始关心起了天下民生。
宣布的当夜,整个东京城欢声雷动,数人奔走相告,就在这一夜之间,压在所有百姓头上的苛捐杂税,立刻就被清除干净了。
宣布的第二日,洛阳、郑州等各地,大量商、民几百里赶到开封府,在皇城门前嚎啕大哭的叩拜谢恩。
中书省章台的度支舍人估算过,改革过后,一个家有二十亩地的农户,身上的负担减轻了五成还多,几乎能到接近六成的地步。
当然,朝廷的财政压力,也会在明年,空前的加大。
虽然说免除苛捐杂税后,一定会进一步激活经济,税收会随着经济的好转逐步提升,但毕竟太慢了,需要时间才行。
于是张鉊一边开始在皇宫厉行节约,释放大量宫人回家,裁汰朝廷不合理的冗官,将功勋之臣荫庇子孙的俸禄,延迟十年发放。
另一边则在出动大军的方面,采取出动精兵,尽量少动员十几万大军这种。
同时张鉊垂涎欲滴的看向了南方,这些王族们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几十年,早就肥嘟嘟的了。
剥削穷苦百姓有啥意思?当然要吃大户才好,嗷呜一口下去,满嘴流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