祢衡和郭嘉没走几步就迎面碰到了曹操派来的人,随即不约而同地加快脚步,赶了过去。
曹操见到他们平安无事,这才松了一口气。
郭嘉自责不已,长揖道:“让主公挂心了。”
“你二人无恙就好。”曹操伸手拍了拍他们的臂膀,随即深深地看了祢衡一眼,将他揽了过来,深深作揖道,“今日若非正平相救,子修性命休矣,还请正平受我一拜。”
祢衡吃了一惊,连忙搀扶他,“主公莫要折煞祢衡,大公子待我亲厚,于公于私,于情于理,我都应当出手相救!”
曹操此前已极为看重祢衡,此刻再瞧他,心头对他的喜爱更甚了几分。
此时周围的众人也都对祢衡赞不绝口。
今日见他水性如此了得,还懂得起死回生之法,无不对他钦佩万分。
“正平真乃天人也!”
“说得是啊!”
而郭嘉虽然已经知道事情的原委,却并未道出实情,任由他们百般恭维。
一番赞许过后,曹操敛住了笑,向众人正色道:“岸上守军兵力薄弱,且较为分散,只要颍上和下蔡那边不出意外,我军渡河便可无虑。”
“主公所言极是,眼下就看颍水的情形了。”
这时郭嘉道:“主公,郭嘉以为,颍上和下蔡今日定能如我们事先所谋那般顺利!主公不必忧心!”
曹操纵声笑道:“奉孝所言甚合我意!”
他们眼下所在的这个位置,不远处就是庐江城,旦夕可至。
庐江守将在城中得知曹操渡河的地点后,如五雷轰顶一般。
城中守军尚不足一千,兵力都集中在在附近渡口和容易渡河的浅滩处,谁曾想竟让河水冲垮了一座偌大的山坡,硬是冲出了一个浅滩。
守将不禁顿脚大呼,懊悔不已,只恨自己一时失察,布防的兵力来得太慢了些。
最为关键的是,他万万没想到袁耀竟会带着船队去了颍水,这一天下来,到了日落时分,曹军渡至南岸的兵力已有三万有余,来势汹汹。
那守将唯恐曹军引兵直取庐江,袁耀已经指望不上了,故此,他将全部的生机都寄托在了袁术账下大将桥蕤身上。
桥蕤领着十万大军,已从江东撤回,此刻正在赶赴庐江的路上。
算时日,还有三日便可抵达。
他命人立刻前去接应桥蕤,让他加快行军速度。
这一日,渡河成功的曹军不断沿岸向前推进,又缴获了许多船只,天色渐暗时,河面上往来运送曹军渡河的船只越来越多。
一整天下来,比起岸上驻防的守军,对曹军威胁最大的,反而是河水上的滔滔风浪。
至于袁耀的船队,至始至终,都没有出现在河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