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一开始所说的那种现象。
这种情况也就间接地引出了后面王易的这一趟旅行,结果不错,不仅看到了这些人的闪光点,知道了自己手里面其实握着怎样一支队伍,同时还带回来两个武将,太史慈和甘宁,这一趟的收获让王易很是满意。
并且在回来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有士兵偷懒摸鱼的消息传到他的耳朵里了。
这让他感觉更是满意了。
其实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止是王易设计的这一趟战斗,很多的是在这趟路程当中发生的事情。这些事情改变了很多人的心境。
因为也说过这些是新兵,所以说还有着一些人,对于王易,他们嗯陛下,认知就和现在的太史慈跟甘宁一样,只知道这个人很厉害,因为从别人的口中知道了关羽这个皇帝很多神奇的事情,知道他是一个厉害的人,但也只是限于知道,并没有真正见识过他们的
陛下王易是怎样的一个狠人。
而这一次的路程上,可以说是让这些人对于王易的这个人,有了一个很深并且很清楚的印象。
一开始遇到山匪的时候,他们的陛下拿下那个山匪头子的夜晚,那些晚上偷偷起来看过程的人可以说是终生难忘,他们的陛下原来这么英姿飒爽。
还有后面收服太史慈和甘宁的过程中,王易的人格魅力都深深地印刻在了这些年轻士兵们的心里。
这也就使得他们形成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成为能让这样优秀的陛下,也可以放心相信的优秀的士兵。
每次计划一场大战之前的日子是最为煎熬的,所以这也是许多人不愿意看到的。
因为知道了一切的东西,自己这一方的优势劣势,对于对方自己所熟知的一些东西,还有着就是要考虑到各种各样的因素,这都是王易现在需要想的事情。
当然,也不只是他自己在考虑这些,还有着其他人也能够跟着考虑这些。
因为这北伐原来的目的本来就是要攻打袁绍,虽然说现在袁绍已经被王易搞得不知去向,但是这个目的的核心其实还是不变的。
因为虽然袁绍这个人和那一个城池所能够剩下的士兵都跟着袁绍这个人一起消失了,但是其他的格局还是不变的。
城池的格局,城池里面的人,还有北伐这一路上的地形之类的东西,这些都是不变的。所以说,核心就不只是要攻打袁绍,而是要攻打袁绍所占领的这一片土地。
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说,在王易挑选下属然后组成了的这个小会议里面,除了经常与王易一起商讨事情的贾诩,关羽,赵云等人,还多加了一个郭嘉。
之前郭嘉就在一些关于攻打袁绍的有关事情上表现的非常好,甚至可以说是指哪打哪,一点都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