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一回来,团圆就扒上去,还真是不要脸。
随手捡起一根树枝,春妮使劲抽打着泥地,当作是抽打在团圆身上,她低着骂着“不要脸,太不要脸了!”
“春妮。”
衣角被轻轻拽了一下,春妮往后一看,是杏黄,李杏黄抽搭着鼻子,有些羞愧地看着她,她担心地拉着杏黄问,“杏黄,你怎么了?”
春妮一问,李杏黄更是泪眼婆娑地说自己没用,昨天没帮春妮说话,还自己先走了,“而且……而且我应该拦着我娘,不叫她带团圆去找你,你姑没怎么样你吧?”
提起她姑,春妮吸吸鼻子,大手一挥,“没事,这都怪团圆,不怪你,你就是太老实!”
李杏黄苦涩地笑了,只是这笑意还未曾到眼底,听春妮叫她看团圆死缠着严明安的不要脸样,她的眼神里涌起滔天的怒意。
团圆不知道后头两个女孩又在恨她,她拉着严明安,“严明安,你跟我好好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严明安拉着团圆往他家走,其实跟李大花说的差不多,不过朝廷嘉奖的是他们严家商行,严明安提了这捐粮的事里头,还有桃源村的一份功劳,桃源村才有了这块牌匾。
“原来是这样。我说嘛,朝廷怎么会知道我们桃源村捐的那点粮食的事。对了,你给我描述描述,钦差长什么样子?”团圆还是对钦差好奇。
严明安提到钦差,声音一点没变化,“钦差嘛,一个鼻子一个嘴,两道眉毛两眼睛。”
团圆:“……严明安,你说了跟没说一个样!”
两个人像小时候一样嬉闹……
桃源村人因为这块牌匾,个个走路都带风,连老头老太太,腿脚也利索了,每个人一说起话,三两句话就得说起这块“至善之村”的牌匾,这情况一直持续了大半个月。
钦差赵兆生终于回到京都,面见了皇上,“皇上,臣已经把牌匾送到了桃源村,那里虽偏僻,但民风特别淳朴,要说盛产,就是粟了。”
“他们那里没受灾?”皇上问。
此次水灾,整个大萤国每一寸土地都受灾了,赵兆生说桃源村当然也受灾了,“皇上,他们早收了粮食,所以受灾轻,而且桃源村因为偏僻,那里的人知足。”
赵兆生顿了一下,看皇上还想听下去,才接着说道,“以前桃源村的人很少出村,是在严家去开了山后,桃源村人才与外面接触多了。听说全村捐粮,起因是一个叫团圆的小姑娘看到了镇上灾民的情况,她回去一说,全村人自发拿出了家里的粮食,给严家商行用来施粥,他们过的并不富裕。”
“哦,还有这样的村子?”皇上对桃源村兴趣更浓了。
村里出一个两个好人不算是稀奇,可一村子的人,在自己也受灾的时候,能一起做出捐粮这个决定,太难得了,从这样的村里出来的人,肯定品性是不会差的。
“赵爱卿,桃源村有什么可以用的人没有,要是有,可以破格录用。”皇上说道。
赵兆生懂皇上的意思,“皇上,桃源村目前有两个学子,一个就是严明安,严家的少东家,另一个叫李润书,明年要考秀才,除此之外,其他的年轻人基本都大字不识一个。”
“这样……”皇上有点失望。
“皇上,桃源村今年建起了村学,有两个教书先生,一个是举人,是严家请的,另一个是老秀才,两个人都是有才学的,也许不久之后,桃源村会多出几个读书人。现在说,那个李润书要是能中举,是可用的。”
赵兆生别看在桃源村没有逗留,可对桃源村的了解,他还是了解的挺清楚,特别是对村里读书的年青人,“皇上,村民嘴里那个叫团圆的小姑娘,是村里老秀才的孙女,很了不得,可惜是个女娃娃,志向也不在读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