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后来跟上,手上的那几个番薯到现在他都没舍得给魏忠贤。
“别,这不是拔的,这还需要一段时间才会成熟。”
“这东西要是成熟了之后才可以采摘!”
刘如意自然是不可能让郭嘉拽水稻的,立马制止。
要是按照现在这些水稻的涨势,等成熟的时候这一株水稻可能就是一个人一天的饭。
“主公那这是?”
郭嘉有些疑惑了,他还以为这东西和番薯土豆是一样的。
“这和我们现在吃的粟谷,黍相似,这个是我偶然发现的,我叫他水稻产出来的东西我叫大米。”
刘如意直接就拿出他们日常食用的东西作对比,这一下就能让郭嘉明白过来。
“那主公,这水稻亩产多少?能有多少大米?”
郭嘉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之后,眼神中带着些急切。
“此物亩产最少十五旦,看现在这个涨势只怕更多!”
刘如意看着面前的这些水稻,眼神充满了惊喜。
十五旦相当于一千八百斤也就是九百公斤一亩,这个刘如意还是非常自信的。
毕竟在他来到是三国之前,杂交水稻就已经是亩产九百多公斤。
现在到了三国时期的翼州,这里非常适合种植水稻。
刘如意经过观察他也明白,为什么不管是杂交水稻还是番薯土豆,为什么能涨势这么快这么好。
现在这个时代的土地没有受到污染,也没有受到任何的侵蚀,营养非常的充分。
再加上翼州这里的环境非常的适合发展农业,这些东西在这里的涨势自然就好。
“主公!此话当真!”
郭嘉的眼神之中充满了不敢相信,亩产十五旦对他来说想都不敢想。
要是之前有亩产十五旦的作物,现在也不会有那么多人食不果腹。
“当真!”
刘如意坚定的点了点头。
他说去的话,他自然当真,他不仅对自己有信心,他对这杂交水稻也有信心。
“如若真是如此,只要此地的水稻成熟,就可以解决不少粮食上的问题。”
郭嘉也是有些欣喜,现在正是战乱的时候,粮食有多重要这自然不言而喻。
“只要成熟,我就会挑选一些百姓种植,也会送一些到幽州高句丽去。”
“就只不知道这两个地方适不适合种植水稻。”
“就算这两地不种植水稻,番薯和土豆也是可以的。”
“这两个东西可是一点都不挑地方!”
确实如刘如意所说,这杂交水稻挑地方,也不知道这东西能不能在幽州或者高句丽生长。
“主公,要是这水稻真的能亩产十五旦就光这翼州的产量就能提供幽州和高句丽一年的粮食。”
“以后翼州可以只种植水稻,番薯和土豆可以给幽州和高句丽的人种植。”
郭嘉这个方法确实是好,这样一来是三个州的差距都不会被拉大。
幽州本就发达,如若它跑的太快翼州和高句丽的差距就会被拉的太开。
“这个方法好,不过还是等先试验一下在说,说不定有什么奇效呢。”
要是能能大量种植大米对刘如意来说当然是一件好事情,毕竟就这一亩的大米都够一个人吃好几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