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受命在雒阳城白虎门外集合的朝廷百官经过时,都被西凉军的暴行惊呆了,但大部分人迫于淫威,敢怒不敢言,少数几个出头鸟无一例外都被砍掉了脑袋。
白虎门外,董璜、董旻等董氏权贵都乘坐在天子规格的车鸾之上,四周是数百名西凉士兵保护,文武百官与公卿大臣的车马只能跟在后面。
董卓更是一脸跋扈的与天子同乘,待他们经过之时,大臣与将士们高呼万岁,也不知道这“万岁”究竟是指董卓,还是献帝刘协。
经过上次遇刺,董卓可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与天子的车鸾左右由马超与阎行二人率一千西凉铁骑护卫。
此时,李儒、贾诩两人前来向董卓禀报,
“相国,西面方向,李傕郭汜二人率一万铁骑在前方开道,而东中郎将董越驻守渑池,中郎将段煨驻守华阴,中郎将牛辅驻守安邑,此三处乃是关东军进攻长安的必经之路,眼下已是万无一失。”
“相国,东面方向,以徐荣为主帅,樊稠、吕布为副将,他们率领三万人扼守函谷关,为您拖住试图追击的西凉军。”
闻言,董卓非常的点了点头,对二人道,
“有文和与文优二人,咱家能够高枕无忧也,待到返回长安,咱家一定论功行赏,一路上的兵马调取还要多多依仗你们啊。”
李儒看着数万人的队伍,数百架的车鸾、马车,不禁暗暗摇头,心中忧虑,他本意是希望董卓能够轻军简行,只带上天子与一些重臣即可。
不过董卓一意孤行,非要将朝堂之上的所有文武带走,还有从雒阳城与汉家皇陵中劫掠盗取的大量财富,如此大规模的搬家行动,并非一朝一夕的能够完成的,如此便会给关东军可乘之机。
无奈之下,李儒决定留在函谷关,亲自为徐荣出谋划策,以遏制住关东军的追击。
虽然在虎牢关下,关东军也损失不小,但并未伤及元气,只要在雒阳附近补给一番,很快就能追上来。
等到董卓下令迁都,向长安进发,浩浩荡荡的队伍便开始向西而行,留下了一脸凝重的李儒。
看着雒阳城这座百年古都,他不禁感慨道,
“不想有生之年,我竟有焚烧大汉国都的机会,此命令一下,我将与相国遗臭万年矣,哎,相国之恩,我唯有以死报之,何惧区区身后恶名乎!”
说罢,李儒大手一挥,手下将士立刻点燃全城的引燃物,不一会儿,整个雒阳城便被一片火海给包裹,四扇高耸的城门里,还不断有百姓惊慌失措的冲出。
看着这一幕,一旁的贾诩双眼有抑制不住的兴奋之情,他念念有词道,
“雒阳的这一把大火,亦是焚烧大汉根基的燎原之火啊,雒阳国都,乃是大汉王气和龙脉所在,焚此城,如同断绝大汉四百年传承之命脉。”
“连同雒阳城一同烧毁的,还有世人对于大汉王朝的敬畏之心,大汉皇室的威名已然扫地,今后便是群雄并起,天下大乱的时代。”
“不想我贾文和竟然有机会成为大汉王朝的掘墓人。”
点火之后,李儒便下令向函谷关而去,临走之前,他看了一眼贾诩,淡淡道,
“文和,主公便拜托你了,倘若有半分差池,儒绝不罢休。”
冷笑一声,贾诩看着李儒的背影,阴沉道,
“可惜啊,董卓是不可能活着回到长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