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为王爷效死命!”
“愿为大汉尽忠义!”
“愿为百姓守疆土!”
“……”
在壮烈的呐喊中,在肃杀的北风中,
霍去病、韩龙率领着三千人消失在远方。
一旁的田丰略带惋惜道,
“王爷,何不让在下或是郭嘉先生跟着,派遣一名随军军师,也可让霍将军有共事商量之人。”
刘如意笑道,
“漠北苦寒之地,我怕先生们难以适应,景桓最擅长指挥骑兵奔袭作战,有他一人足矣,元皓勿要担心。”
“况且我等也不能完全依赖于他们这一支奇兵,此举凶险,成败难料。”
“主战场始终在雁门郡,我既然来了,就要见识见识这位匈奴军神的厉害,令大军前往阴馆。”
两日之后,
雁门郡,阴馆,
刘如意带领大军而来,
这次他集结了雁门、太原两地之雄兵,
准备与呼韩邪进行一场大战,
郡守府大厅里,
“末将杨业,拜见主公。”
杨业一脸恭敬道,
讲述起前线战事情况,
作为阴馆守城大将,
位于最前线,他与呼韩邪鏖战数场,
前有定襄国救援百姓南迁的大战,
后有偏关之战、雁门关之战,
他的杨家军始终是主力之一,死伤惨重,
幸亏有不少百姓愿意加入,得以补充战损,
驻扎阴馆后,杨业日夜操练兵卒,
派出探骑与呼韩邪部相互刺探。
雁门郡丞,辅佐杨业的军师沮授开口道,
“主公,近日来,呼韩邪部动向频频,他麾下的探骑从原来的早晚一班,变成了两个时辰一班,几乎全天候在周遭巡视,恐怕有大动作。”
“末将以为,他们攻打卤城,只是一个试探之举,目的就是令我们分散兵力去防守各处县城。”
刘如意看着帅案上的地图,问道,
“公与,你的意思是呼韩邪准备集中兵力攻城了吗?”
与呼韩邪几番摆兵布阵的谋算,
沮授也大概揣测出自己对手的心性,
他沉吟道,
“呼韩邪虽然自云中、五原、朔方等地缴获了不少兵甲,也有打造攻城器械的能力,但他知道自己的优势在于骑兵,雁门重镇皆设有雄兵,想必不会选择攻城这种下策。”
“此人喜欢依仗军略智谋,不是恃勇之徒,应该打算采用佯攻奇袭的策略打扰我军部署调度,引诱我军出城作战。”
淡淡一笑,刘如意开口道,
“不管呼韩邪有何谋算,我都不在乎,杨业,你速速派出信使与呼韩邪,三日后,我邀他于马邑一战。”
杨业、沮授闻言,
面露惊讶之色,
纷纷出言劝谏,
“主公,你未曾与呼韩邪交过手,不知道他的厉害之处。”
“我两军在骑兵上兵力悬殊,马邑之地有千里平原,正适合骑兵冲锋,我等在马邑决战,岂非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况且呼韩邪的骑兵装备精良,训练纯熟,根本不惧怕步兵长枪方阵,于野外作战,实属不利,坚守城池才是正道。”
哈哈一笑,
刘如意解释道,
“坚守不出,被动应敌,将士们的士气想必一日比一日低沉。”
“这次主动出击,一者可以调动军队士气,二者能够打探呼韩邪虚实,与其坐等对方出手,不如先发制人。”
“况且我手中还有对付匈奴骑兵的秘密武器!”
杨业不解道,
“什么秘密武器?”
“那是我令管夷吾在太原打造的器械,虽然不能攻城,但是野外作战有奇效,可以克制兽类,需要十匹马才能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