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已经试出了纪灵的力量,不再多做试探,双方接近之后抢先出手,一戟直奔纪灵的胸前要害。
纪灵不敢怠慢,赶紧挥刀挡住这一招。
吕布回手一抹,方天画戟的小戟直刺纪灵的咽喉。小戟的锋锐堪比刀刃,若是刺中的话,纪灵绝对会当场丧命。
这一招十分隐蔽突然,幸好纪灵处于全神贯注之中,及时俯身一闪,小戟擦着他后脑勺的头盔而过,差点就把头盔打落地上。纪灵惊出了一身冷汗,刚刚坐直身子,只见方天画戟又奔着自己的前胸而来,赶紧紧握刀柄加以抵挡。
吕布和纪灵战成一团,吕布稳居上风,但是却无法三招两式就击败对手,只能耐心地寻找一击致命的机会。
另一边,张辽和张飞也冲到了一起。二人昨夜就厮杀了一场,张飞吃了不小的亏,此时仇人相见十分眼红,而且局面和昨夜倒了过来,张飞士气大振,报着必胜的信心向张辽发起了猛攻。
刘备在后方策马观战,神色十分轻松,心头得意万分。其实在得知曹操惨败河内郡的消息之后,他就派人秘密和袁术接触,不但许以厚利,而且再三给袁术宣扬公孙瓒的威胁,声称若是冀州落入公孙瓒手中,徐州就会布其下尘,一旦公孙瓒腾出手来,绝对会对淮南动兵,不可能顾及此前的盟约云云。
袁术本就是见利忘义之人,对刘备许下的厚利垂涎万分,再则他确实对公孙瓒忌惮万分,生怕刘备所说的成为现实,于是不顾谋士阎象的劝说,暗中和刘备达成了盟约,答应在适当的时机率领大军北上,和徐州军一起去救援他十分痛恨的兄长袁绍。
当刘备得知公孙续到了小沛的时候,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派人去和袁术商议,定下了‘先杀吕奉先、再擒公孙续’的计策,这才有了之后的这些事情。此时大局已定,刘备紧绷的一颗心也终于放了下来,只待击杀吕布之后,数万大军再迅速赶往小沛,即便关羽意外失手,公孙续也绝对无法逃离。
陈登策马跟在刘备身后,眼看着一场大胜即将到来,他却没有多少欢喜之情,心里不停地盘算回到徐州之后该如何向刘备表示一下,以便找回失去的信任。
刘备忽然问道:“元龙,你和陈公台有些交情,你觉得有没有可能劝说他投靠过来?”
陈宫的名气很大,又才华出众,是个顶级的谋士,刘备身边正缺少这种人,因此很想劝说陈宫归降。
陈登沉声道:“启禀主公,属下确实和陈公台有些交情,但是也正以为如此,属下估计不能劝说其前来投靠主公……”说到这里见刘备脸色有些难看,赶紧辩解道:“并非属下不想替主公解忧,主公想必也听说过陈公台和曹孟德的事情吧?”
陈登所说的,正是当年曹操和陈宫逃亡途中,因为一时猜疑而误杀吕伯奢全家的事情。随着曹操的崛起,此事流传甚广,就连徐州这边都有不少人听过此事。
刘备皱了皱眉,陈宫是个忠义之人,他对这种人十分欣赏,可惜的是这种人一旦投靠某人,除非如同曹操那样做出无法容忍之事,否则是不可能背公而去的。不过刘备还是抱着一线希望,决定擒获陈宫之后亲自劝说,毕竟他执掌徐州之后名声很是不错,倒是可以用这一点来试着打动陈宫。
被刘备惦记的陈宫此时却心急如焚,不停地催促并州军上下加速赶路,他刚刚得到前面传来的消息,吕布被大队人马包围了起来,若是不能及时救援的话恐怕后果堪忧。只可惜并州军也赶了一夜的路,体力消耗得很厉害,刚才只是简短的休息了一下,恢复的气力还不足三成,此时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本就没办法奔跑起来。
曹性也十分焦急,看了看周围脸色疲惫的士卒们,对陈宫抱拳道:“公台先生,还有二百余名骑兵在此,末将想带着他们先行一步,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二百余人能做什么?陈宫正要拒绝,随即又改变了主意,曹性带着这点人过去可能无法发挥什么作用,但是对吕布等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安慰,让他们知道援军很快就到。他点点头道:“此言甚善!曹将军,你带着这二百名骑兵速速前去增援,吾会尽快赶过去!”
曹性欢喜地答应了,带着仅剩下来的二百三四十名骑兵脱离大队伍,向前方飞奔而去。
陈宫一边催促众人赶路,一边暗自叹道:“袁术啊袁术,你是否鬼迷了心窍,竟然背弃和幽州的盟约,反而刘备成为盟友?莫非你不知道此乃与虎谋皮吗?更何况就算主公败了,你等又岂能击败蓟侯父子……”
“杀啊!”身后忽然传来的喊杀声,打断了陈宫的思索,他抬头一看顿时脸色大变,只见黑压压的淮南军蜂拥而来,当先的‘袁’字大旗下正是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