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首要条件
曹操自从吉平的事情之后,已经开始戒备刘备了,别看刘备现在是个种地的,曹操已经在枣衹那里安排了几个亲信进去,专门负责在刘备手底下做事,目的就是监视刘备的一举一动,现在曹操连枣衹也不相信了,也不知道当时是个什么情况居然让刘备与吉平单独在屋里谈话,枣衹好歹去说说,关键是说也不说,这就很让曹操不高兴了。
终于,河北传来了消息,说是袁绍已经挂了,并且挂的时候,连后事都没有安排,袁绍走得很突然,人们都说突然死去的话,不会有什么痛苦,但是袁绍死的大概很痛苦,,听说袁绍在病床上躺了三月有余,最终是郁郁而终的。
袁绍可能觉得,凭他四世三公显赫的家世,怎么会输给一个太监的儿子呢?曹操到底何德何能,凭什么会打败他呢?袁绍死也不相信自己会败给曹操,越想越生气,最后是被气死的,到最后四世三公的俩兄弟,都不是正常而亡,年不过半百就死了,并且都是渐接的死在了曹操的手里。
袁术称帝之后,曹操就联合吕布,刘备,孙策等齐攻袁术,最终袁术兵败,最后呕血二两而亡,而袁绍呢,是主动向曹操进攻,最终不敌曹操,官渡大败,仓亭之战大败,这两败可以说是动了袁绍的大动脉了,特别是仓亭之战之后,袁绍再也没有心力和财力与曹操抗衡了,再加上河北内部人员,本来就人心不齐,人们常说人心齐泰山移,人心一旦不齐,别说移太山了,连块儿石头都搬不动的。
就单从这一点上来看,袁绍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其实从一帮聪明绝顶的人脱离袁绍组织就不难看出来,袁绍到最后是注定失败的。
最先离开袁绍的是荀彧这个顶级谋士,荀彧本来指望着袁绍匡扶汉室呢,哪里知道到了袁绍身边之后,他发现袁绍这货是个昏庸的人,刚愎自用不说,还好谋无断,遇事总是多听人家的意见,到最后做决定的时候,跟个娘们儿一样,简直比娘们儿还娘们儿,荀彧多次出奇谋妙计,哪知道袁绍根本没听进去一句,反倒是对爱拍马的郭图庞信有加,这一点就让荀彧看清了袁绍根本不是明主,他就是个混球。
然后荀彧毅然决然的离开了袁绍,投奔到了曹操的手下,当然了,荀彧的结局最后并不好,是被曹操赐死的,其实荀彧这人还是有汉臣情节的,他觉得曹操当丞相什么的都无所谓,关键是最后曹操封了魏王,这一点就让荀彧接受不了啦,因为曹操已经违背的高祖的白马盟誓的誓言,那就是非刘不王,意思是大汉朝不是姓刘的,不能封王。
荀彧这个人其实也是很矛盾的,他这么聪明绝顶的人,不会不知道曹操有称帝的野心,既然知道,他又为什么一直要跟着曹操呢,干嘛不跟着刘备呢?人家刘备可是姓刘,并且是汉室宗亲,到时候扶刘备当上皇帝,也是合情合理的,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刘备姓刘,与刘邦是同宗一脉的。
荀彧既然选择了辅助曹操,就不应该阻止曹操最后称王,或者曹操即便是当皇帝,你荀彧也不能阻止的,这就是自相矛盾,曹操把天子软禁起来,连皇宫都出不了,你荀彧当的是什么忠臣?曹操的野心在许田狩猎的时候,就全表现出来了,你荀彧难道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