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在心里腹诽道。
实际上。
战区首长们这么着急也是有原因的。
五大战区,只有第五战区没有属于自己的特种部队。
而雷霆特种部队也一直都是以合作的关系,参与第五战区的演习和作战。
借来的终究没有自己培养的香。
而且。
吸取了这几年战区演习的经验,首长们也算是看明白了。
一般的野战部队和特种部队之间单兵实力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毕竟。
三军都在抓紧发展特种部队。
尤其是陆军野战部队的特种兵,一直都是发展的最好的那一批。
而事实也已经证明了。
像雷霆特种部队这样小股作战建制的特种部队,无论是在演习中还是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都能够发挥出极强的战斗力。
但这种小股作战的建制并不健全。
9连在战区演习上取得的成绩就能说明这个问题。
随着一线野战部队对特种部队的作战方式越来越熟悉,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小股渗透的作战方式已经被摸透了。
任何一种战术被摸透都只有一个下场。
那就是被针对。
以前。
在特种战术刚出来的时候。
像雷霆特种部队这样的队伍,无论是在国内战场上还是在国际战场上,那叫一个无往不利。
现在。
光是雷霆特种部队的小股渗透作战方式,就已经收到了很大的限制。
这种限制,就是来自于林渊对小股渗透战术的理解。
在两方使用的战术一样的情况下,谁对战术的理解更深,谁就能取得战斗的胜利。
显而易见的是。
在系统的加持下,林渊对小股渗透战术已经达到了大师级理解。
因此,雷霆特种部队才会在战区演习上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虽然说,像林渊这样的战术天才只是少数,大部分人对于战术的理解能力都和年龄挂钩。
但架不住这种事情还是有发生的概率的。
就拿第五战区的野战部队来说。
这几年跟雷霆特种部队在一起联合演习,很多部队都吃过雷霆特种部队的亏。
吃一堑,长一智。
这些特种部队也在埋头研究针对雷霆特种部队的方法。
虽然进展并不快,但也积累了很多作战经验。
这种事情发生在演习上反倒还好。
就算输了,也还有挽回的余地。
一旦这种情况在国际战场上发生...
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一旦敌人针对我方特种部队的战术,布置一个反渗透陷阱。
那么,先头作战的小股渗透部队就很容易正中敌人的陷阱,从而产生极大的伤亡。
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说完成既定的作战任务,不全军覆没已经很好了。
而且。
更关键的是。
随着军用作战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部队的装具都在以一个飞速状态进行更新换代。
这也就意味着,随着科技的进步,特种部队常用的渗透和斩首作战方式面临的作战难度不断上升。
像以往那种,光靠化妆和隐蔽技能就能潜伏到敌人身边的情况越来越少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
到底是一支擅长小股渗透作战的特种部队在外执行任务的成功概率高,还是一个擅长特种化作战的特殊野战部队执行任务的成功概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