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又不缺衣服穿。”
“哪有很多啊?”苏晚蹙眉,掰着手指算道:“不就是入冬做了两套,下雪做了一套,新年做了两套呢,一只手都能算完的事儿,怎么能叫多呢?”
孟氏闻言哭笑不得:“这还不算多啊?这明明是一套衣服就行的事儿,哪儿用得着做什么多?”
苏晚撇嘴:“一套衣服哪儿行啊,娘以前给我做衣服的时候,可没说一套就够。”
“你这孩子……”孟氏嗔了她一眼,眼眶却是红了。
“娘是觉得,用不了这么多,再说了你也不是只给娘做了新衣服,你给大家伙都做了。”
早在入冬的时候,苏晚便托刘氏给大家量了尺寸,而后每人做了一身冬装,而后又做了一身过年的衣服。
虽说家里人不少,却也不算很多,而且有些布料都是库房拿出去的,倒也没花多少银子。
“哎,几身衣服罢了,没花什么钱,好多布料都是旁人送的,与其放在库房里吃灰,倒不如拿来给大家做衣裳。”
“你这孩子啊……”
孟氏心下唏嘘,她知道苏晚很多时候是嘴硬心软,先前对老宅的人态度虽强硬,但对他们终归是不错的。
“对了,娘不要穿旧衣服了,旧衣服都不暖和,新衣服里的棉花全都是新的,穿着暖和,娘若是一直放着不穿,回头新衣服成了旧衣服,岂不是可惜?”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多道理?”
“哎,我说的又没错……”
“好了,娘知道了,娘明天啊,就穿上你给娘准备的新衣裳。”
“这才对嘛!”
隔着厚重的帘子,站在外头的徐大海沉默的听着两人的对话,好一会儿,才在两人的笑声中转身往杂物间去。
“对了娘,远表哥呢?”
等徐大海赶着马车去老宅送东西时,苏晚才慢半拍地想起王远来。
“你说他啊……”
孟氏将一碟子干果放到苏晚面前,“昨个儿回家去了。”
“啊?”苏晚愣住,须臾又问:“那他临走之前,有没有说什么?”
孟氏想了想,道:“倒也没说什么,只忙着道谢了。”
她说着,眉眼温柔地笑起来:“你也知道,那孩子一直话不多。”
苏晚认同的点头,“那他有带书回去吗?衣服有没有带上,这眼瞅着就过年了,年后不出正月估计就得进京赶考了。”
孟氏点了点头:“书是带上了,你着人送来的衣服,他也带上了,至于何时进京赶考,他倒是没说。”
“这样啊……”
苏晚低头剥了干果往嘴里塞,心下想的却是自己曾答应王远陪他进京赶考的事情。
虽说她已经怀孕,不适合长途跋涉,但,只是入京赶考,应该不打紧吧?
正想着,便听孟氏道:“对了,他临走时,我同他说了你怀孕的事情。”
“啊?”苏晚愣住。
孟氏笑着道:“这孩子也不是外人,娘想着,这么一个好消息,理应高他,毕竟年后他要赶考,未必有时间过来,等他从京城回来,可能都四五月份了,万一他成绩好,说不定直接进了翰林院留在京城了。”
“所以娘想着,跟他说一声,毕竟,这是个好消息。”
苏晚闻言,浑身的神经都紧绷起来,小心翼翼道:“那他有说什么吗?”
“他自然是为咱们家高兴。”孟氏笑的开心,说话间想起什么来,猛地一拍额头道:“瞧我,年纪大了,竟是把这件事给忘了。”
说话间,孟氏站起身来,对着苏晚道:“他临走前,还给你留了一封信,让我在你回来时交给你,我刚刚竟是忘记了。”
“你等着,娘这就给你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