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友军是真的不少,但是这些可都是寻常老百姓,恐怕随意跳出来一个小太监就能够将他们干翻在地。
老童生慌了。
朱元璋杀人不眨眼,像他们这种连地主都不算的小人物,恐怕就是一个小县令就能够将他们灭门。
“对,你说得对。
每一个朝代的建立都是带着血,踏上无数的尸骨。
虽然我无法保证每个人都能够过上好日子,但是我尽量让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
那些人,实话和你们说了吧,那就是之前被我消灭的那些割据势力的余孽。
他们为什么造反,还不是因为他们也想当皇帝。
我只是将他们的老爹,或者是亲人杀掉,并没有杀掉他们,已经很仁慈,可是你再看看他们。
恩将仇报,为了自己那点野心,就将万民再一次陷入水深火热的战火之中。
只能将他们这些刺头都给挑干净了,我大明百姓才能够真正的休养生息。
大明新朝二十五年,你们生下多少孩子,过的虽然不怎么好,但是一年最少也有一个盼头。
而不是朝不保夕,随时都有可能丧命。
有句话形容的非常贴切,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这便是我的真实想法。”
蓝玉始终都不敢用咱,那可是朱元璋的标配,他真不敢啊。
可是已经过了这么久了,朱元璋没有摇头,也没有点头,而是傻愣愣站在原地。
你可是皇帝,你就不能支楞一点,表明一下态度吗?
“是啊,我们已经做了太平人,为什么还要重回之前的乱世。”
其中一个老者连连点头。
像他们这个年龄,三十年前肯定也是因为逃难,或者是被征兵的精壮汉子。
如今他们好不容易才过上好日子,这好日子来之不易,难道转瞬间就要被他们所摧毁吗?
“我国库可以任由大家去看,如果有一粒粮食,就是我的错。
其实我和你们过的一样,只不过你们穿的是布衣,我穿的是棉衣。
恐怕各位家里也有人穿着棉衣吧,只不过是舍不得穿,只有遇见大事才会穿。
我可以非常负责的告诉你们一件好事,汤和国公已经和一个人合作,制作了织布机。
来人,抬上来。”
随着蓝玉一声命令,两个太监抬着一个织布机,朝着众人走来。
众人让开一条路,然后又出现两个太监,抱着棉布。
其中一个太监坐在织布机上开始织布。
“这织布机是不是比你们手工织布要好很多?
大家请看,无论是密度,还是外观都特别精致。
再看看这速度,是不是快了好多。
我可以毫不客气说一句,以后要是用了这织布机,布品价格很快就会降低。
你们,还有你们的孩子,将来人人都可以穿上棉衣。
甚至你们将来还有可能穿上丝绸。
今天我在这里告诉大家,从此之后百姓想穿什么就穿什么。
只要不穿着龙袍到处走,我就不说他犯法。”
蓝玉又是大喝一声。
越来越多的百姓跪在地上,山呼万岁。
就连那个老童生也连连下跪。
他考了一辈子还只是一个童生,做梦都想穿上只有秀才匹配的衣服。
回家就将珍藏三十年,一直直敢在家穿的秀才衣服拿出来,传出去潇洒走一回。
其中一个说书人便道:“如果穿着可以随意,那么那些秀才举人会不会…”
“我可以非常负责的告诉你们一句,根本不会。
因为大明要改革了!
从此之后,衙役必须拥有秀才身份,或者是举人身份。
我在这里告诉你们一句,没有本事,就别做族长,就交给有知识的人来做。
从此之后,衙役是最低级的铁饭碗,族长就是桐饭碗,至于乡长就是银饭碗,每一个等级都由朝廷委派。
如果做的不行,一半以上可以投票告知官府,官府将会亲自安排人过去查那个秀才或者是举人。”
蓝玉将王国浪说的那个理论说了出来。
自古以来皇权都很难以下乡,都是各方名门望族在管理,
朝廷有朝廷的法度,俗称大法,他们自己却是经常使用小法。
要不然为什么那么多不守贞洁的妇女为何浸猪笼,被丢进河里,衙门不管不问。
不仅是朱元璋着急,就连蓝玉都着急。
因为接下来的接班人可是他的外孙,如果还是按照以往那样,很难搞。
以前蓝玉只管军中之事,但是今日却要考虑他蓝家的未来,或者是嫁几个孙女过去,成为王国浪将来的皇妃。
不管喜欢不喜欢,赶紧安排过去占个位置。
“陛下圣明!”
那个刚才多嘴的说书人是秀才,虽然是一个算秀才,但是他的官瘾也不小。
以后武夫衙役全部减去之后,那么能够当一个衙役就是身份代表,并不是百姓口中的狗役。
说书人都恨不得赶紧去当衙役。
“我知道你们的担心,放心好了,三天就有粮食运送过来。
我可以非常负责的告诉大家一句,粮食和食盐都不会缺大家。
三天之后,你们家家都可以吃到免费粮食,吃到免费食盐。”
封建社会,粮食是命根子,但是食盐却是他的心。
没有了粮食和食盐,人都活不下去。
这也是后世某某时期,敌人封锁进大山道路,某某人将食盐水浸泡在棉衣上的原因。
进山之后,直接用水将棉衣浸泡,然后就可以吃到食盐。
粮食,家家都可以种植,但是食盐却是归朝廷所有。
为了能够安抚大家,朝廷做出了不少让步。
以前饥荒年时候,他们可是饿了很多天。
那么多天都抗过来,难道还在乎这区区几天时间?
“陛下圣明!”
随着又一轮的欢呼,蓝玉将百姓们亲自送到门口。
众人都觉得这皇帝是真的好啊。
不说是什么尧舜禹汤,最起码也是一个明君。
深夜,朱元璋又回来了。
看到蓝玉坐在外边的石梯上,便走了过来,肩膀靠肩膀坐下。
朱元璋道:“咋们有一个好孙子啊,年纪轻轻就知道这么多的办法,以后将这位置交给他,咱知足了。”
“陛下…”
“嗳,叫咱大哥,咱也比你年长几岁,当初因为你年龄小,叫了咱义父,其实我们早就是亲家,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