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铁柱反问道:“奸商?
呵呵,你可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少个奸商?”
方孝儒不得志的深色之中带着倔强,“多少?撑死也就是几千人罢了。
只要我大明压制住奸商抬高物价,我大明百姓自然是五谷丰登,年年有余也。”
“不,先生你想错了。
如果真的要算下来的话,那么我大明百姓人人都是奸商。
小到一针一线,大到一日三餐,哪样都不是买卖所换来。
难道你拿着粮食去换钱,然后用钱去买一些生活用品,这就不是商人所作所为?
东西不在多,也不在多少,在的就是互通有无,换需要的东西。
就比如说这一盏茶的茶叶,采摘时候随时都有意外,还要考虑家人的吃喝拉撒。
如果你还是用爱发电,只收低于市场价格,那么你就是死了,也会拖累家人。
所谓的奸商,在先生眼中就是牟取暴利之辈。
先生有没有想过,人工费用还有就是运费呢?
这些都没有考虑进去,人家商人凭什么千里迢迢帮你运载东西?
难道就凭爱吗?”
赵铁柱字字珠玑,就像是一把把匕首扎进方孝儒心脏。
方孝儒反问道:“即便如此,那为什么这些商人哄抬物价?
建国初,一文钱可以兑换几斤粮食,三文钱便可以买下一顿肉来。
你再看看现在的物价,这不是奸商所以又是什么?”
赵铁柱问道:“如果先生要是处于王朝灭亡之际,连一口饭都吃不饱,先生是选择要钱,还是选择要吃食?”
方孝儒扫了一眼四周,考虑片刻,说道:“自然是吃食,乱世钱没法购买多少粮食来。”
“是呀,乱世为什么没有粮食。
天灾人祸是一种原因,最重要一个原因就是运输,运输还是得依靠这些商人。
如果就连商人都不去运作,觉得赚钱没用的话,那么这个王朝就真的应该亡了。
先生你有没有想过你如果出自于盛世,你应该考虑的是什么?
我说的是在衣食无忧之后,还要考虑的东西?”
赵铁柱又问道。
“自然是改善生活,哪怕是老夫也不会满足最基本的衣食住行,而是想要改善一下。
如果有机会的话,自然是购买一些田地,留给子孙享用。”
方孝儒不假思索,随口便道。
“大明刚经历乱世,刚刚恢复民生。
那个时候什么都需要钱,朝廷又帮忙修路,帮忙农耕。
那个时候就是不给钱,这些百姓便觉得心满意足,甚至还会加倍卖力。
说到底还是因为想要安稳生活,能够有一个小家,不求顿顿有肉,只求饿不死。
随着大明太平数十年,甚至是几十年,大明这些百姓难道还仅限于吃饱饭吗?
难道就不想将身上碎成碎布的衣服换掉,换上一件体面的衣服?
没钱,你用什么来买衣服,这就是以物换物,或者是以物卖钱,然后在买物品的局面。
并不是商人推动整个大明百姓,而且大明百姓在推动商人。
商人需要雇佣民夫,还需要花费钱财在某地购买东西。
路上很有可能遇见江洋大盗等劫匪,还需要考虑各层的吃拿卡要。
这些都需要钱,如果没钱的话,谁愿意为爱发电?
无论是大商人,还是以物换物的普通百姓的小商人,他们都是商人。
甚至可以说一句难听的话,先生也是一个商人。”
赵铁柱讲了很多。
他替这个时代的很多事情感到不平,甚至感到不值。
并不是他化身愤青,在这口吐莲花,而是他在讲一个事实。
方孝儒怒道:“老夫咋也是商人了?”
士农工商可是根深蒂固。
你说方孝儒可是当代大儒,士子之中也是名列前茅,排的上名次。
而在这个时候赵铁柱却说方孝儒是低贱的商人,这如果不让方孝儒感到生气。
赵铁柱反问道:“请问先生可用过纸?可花过钱买过东西?”
方孝儒甩袖,“即便我也做过买卖,但我是读书人。”
“呵呵,收你的假清高吧。
你真以为读书人就高人一等了?
试问一下,没有商人,没有买断,你这等商人便寸步难行。
你读书出来的学时,其实也是商品。
只不过别人卖得是物品,你卖得是才学。
读书万卷,还不是为了卖得帝王家,换的一官半职。
这些不是商人行经,又是什么?”
赵铁柱也怒了,直接直白辩论。
“这…”
方孝儒觉得很生气,但是他又觉得恐慌。
赵铁柱说的没错,他们这些人也是商人,只不过卖得是才学,卖给皇帝。
如果想要升职加薪,还是得加倍将才学贩卖才行。
甚至说他们贩卖的是皇帝,还不如说他们真正卖给的就是百姓。
只要百姓得利之后,官员的身价才会抬高。
到时候清官名声就是卖给皇帝的下一次筹码。
说来说去,他方孝儒也是一个商人。
只不过像方孝儒这样的商人,已经算得上是高级商人。
方孝儒语气有些缓和,“小兄弟,你说奸商不可恨,为何陛下要杀掉沈万三,是有原因滴。”
“沈万三他是自己作死!
你见过当着陛下的面修建城池,并且还大肆宣扬的吗?
你见过当着陛下的面,帮陛下赏赐下面将士的吗?”
赵铁柱也觉得沈万三智商无敌,但是情商却是严重欠费。
人家朱元璋修建的是豆腐渣工程,沈万三修建的城池虽好,但却是大肆宣传。
如果是赵铁柱在当时,就应该立刻运载一些次等材料和好材料混合在一块。
然后在某处将差的材料用于城池,就等着朱元璋过来视察。
朱元璋见这段城池有问题之后,肯定会去查原材料。
两家的原材料都有问题,朱元璋就是再想生气,也会拿沈万三没办法。
甚至朱元璋还会偷偷找到沈万三,暗中带话,希望将全部工程都交给沈万三。
事实上,朱元璋也很清楚,他和沈万三使用相同的钱,但是工程却是天差地别,肯定是出在贪污这一个环节上。
朱元璋本来就在发脾气,谁这个时候要是上前喊一句,咦,皇帝的工程不如我。
朱元璋不杀你杀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