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请辞风波(1 / 2)

大宋首席玩家 万万续 1090 字 2022-04-22

靖康元年,三月十一。

今日赵桓没让赵环代自己上朝,有一件事情需要他亲自出面处理。

因为各地天机楼的初具规模,成都府知府的一封请辞奏表,已昨夜抵达汴京。

赵桓当时看到这封请辞奏表的时候,心情那是相当的复杂。

“朕何时暴虐如斯,只是因为两个观政知士之死,就吓得成都知府连忙上书要跑路?”

这奏表已经过中书省,今日庭议此事。

以张邦昌这个太宰为首的一伙人,极力赞成成都知府的请辞奏书。

成都乃大宋首富之地。

其十二月市闻名瑕迩。

从宽猛治蜀起,成都府便呈现一副勃勃生机,万物竟发状态。

成都知府那可是一个富得流油的职位。

至于两位观政知士之死,与此刻的成都知府有没有关系。

这不是他们所需要考虑的东西。

人死了,总得有人出来背锅。

特别是胡唯二十八口灭门惨案,在皇家天机报的报道下。

汴京城大受震动。

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如果能拿下成都知府这个富得流油的位置,让自己人上,那实在是太好不过。

所以今日一开朝,以张邦昌为首的赞成派,和李纲为首的反对派就吵得不可开交。

张邦昌只以利益至上,根本不在乎其它。

李纲则持法不责枉,不以事件导向做出轻率决断为由,坚决反对。

赵桓坐在龙椅上,看着朝下打嘴仗,吵得脸红脖粗的众生相。

这会心里不免有些悲凉。

这就是大宋,自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后的政治特色。

这些大宋的政客,他们变得无比的天真、可爱。

反正只要你不是我们一伙的,你说什么我们都反对。

政客的这种小孩子过家家一般的漫烂,从来不顾及所谓的国家大事。

也从来没看过一眼,民间的疾苦。

赵桓看着眼前这熟悉的场景,仿佛梦回刚来的那会。

这场景,实在是太相似了。

大家都没变。

赵桓一掌重重地拍在龙椅的扶手上。

“砰”的一声巨响,让满堂的文武百官纷纷噤言。

赵桓可舍不得拍碎这龙椅,要不然还得掏自己的银子修。

上个月官员的工资可是发了,国库仅剩的那点银子。

三司可拿不出钱给他再弄张椅子,那赵桓就只能自掏腰包。

赵桓起身怒视百官。

“成都知府请辞一事驳回,官想不当就不当的吗?”

赵桓重重地吐了口气。

“罚俸一月,令其反思。汝之如此,置成都府百姓于何顾。”

赵桓特意对正在书写的专用秘书,交待了一句。

“这话圣旨记得都誊写上,不要遗漏。”

扣钱的事落实后,赵桓这才接着道。

“成都府能有此繁荣景象,朕知成都知府不易。其地理特殊,加之现有富饶必遭邻邦窥视,朕特赐便宜行事之权。”

赵桓一罚一奖之后,也不宣布退朝扭头就走。

百官们目送自家皇帝这特立独行的风格,一时之间有些沉默。

便宜行事,这四个字的轻重人人都知道。

成都府曾经有过此特权,后又被中央收回。

现在赵桓又独断专行的再次丢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