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城内,无一人得到消息。
不管百官还是汴京城中的百姓,不由得想起了那只神秘的军队。
赵桓看到这里,略过登州事件的后续消息。
接着便是百大花魁之事。
本来各青楼还组织了一波家丁,试图冲击汴京天机城。
结果还未出汴京城门,登州的消息散播开后。
现在汴京城所有的青楼,纷纷选择不再冒头,看样子是暗暗吃下了这个哑巴亏。
赵桓轻哼了一声,对于青楼的选择有些可惜。
他虽然没办法取缔掉大宋的青楼,可是却有的是手段让它们举足为艰。
现在青楼不跳,赵桓估计以后自己只能再找机会。
倒是那些放高利贷的表现,让赵桓有些大出意外。
赵桓刚刚收拾敢登汴京纪事报的家伙,其他人不但没有怨言,反而还给赵桓集资了一波。
数量不多,三百万两白银。
让赵桓身上的欠债,再创新高。
这其中大相国寺起了牵头的作用。
他们背地里本来就用香油钱,一直和行钱这种专门的借贷机构,从事放贷活动。
赵桓这一波,其实从他们那里本来就撸了不少的钱。
大相国寺此刻对赵桓再度进行天使投资,大概舔的成分更多。
因为自赵桓上位以后,明显对道君皇帝的神霄派扶持力度为零,更是将利用道术欺诈的孙傅和郭京两人统统砍头。
种种迹象表明,赵桓对道教似乎并不喜。
和尚们觉得,自己的机会可能要来了。
大相国寺的努力,在赵桓这里只换来一声嗤笑。
“三百万两白银,把朕当叫花子打发?”
赵桓抬手就将关于大相国寺的这份情报,丢进角落。
他赵桓可不是大明的崇祯,还要哭着向满朝文武、皇亲贵戚舔着脸要钱。
赵桓不但要钱,还要站着把这钱理直气壮地弄到手。
还钱,当然要还。
至于怎么还,到时候就全看赵桓的心情。
至此为止,汴京城的各种风波总算都消停下来。
赵桓现在唯一头疼的就是李纲之事。
他这几天一直都没忘记,可是也找不到什么好的办法。
赵桓迎李纲之女进宫,其实这事也不算什么。
大宋民间嫁娶风气相当开放,流行榜下捉婿这等操作。
此时靖康之难也尚未发生,大宋的女子也没遭到金人的各种凌傉。
南宋那种打不过金人的大丈夫们,也没高喊着女子应视贞节重于生命口号。
所以其实整件事情,赵桓想明白了。
只要李纲和自己问心无愧,又何需管那些悠悠众口。
众口可以铄金。
可是那又如何。
李纲又不是作奸犯科的小人,他为汴京百姓,为大宋守住汴京。
保家卫国,难道在他们的口中也能被抹杀。
敢在此时赵桓面前玩这种莫须有的东西,赵桓大不了杀到刃卷锋残,也再所不惜。
反正暴君之名因登州事件,赵桓已经坐实,赵桓也不畏再多杀一些。
哪怕杀得满朝文武皆与赵桓为敌,赵桓有天机楼有内史班子有观政知士三张底牌,此时也无惧他们。
带着这份意志,赵桓翻开汴京城风波关于李纲的最后报道。
只是看了一眼,赵桓惊得神色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