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安郊外的桃花开了,通过诠试被委派西川的仕子们陆续离京赴任,同学好友们则指桃作赠别诗,结果二十二这天出事了。
两天两夜的大雨后,灞水蓝田县吴庄段决堤,淹死百姓三百余人,吴庄直接泡在了水里,京兆尹孙揆立即组织官员前往蓝田视察灾情,京兆府官员纷纷回到本曹报到候命,二十三日下午,蓝田县令的告急奏章到了长安。
本在与李廷衣研究武宗实录的李晔当即召集宰相开会,决定由户部侍郎杜弘徽负责组织赈灾,一道道旨意迅速下达,从中央各官衙抽调的官员也冒雨赶往蓝田。
皇帝指示道:“要钱给钱,要人出人,一定要让百姓知道,朕和朝廷是和他们在一起的,神策军也火速动员起来,去帮老百姓抢救人身家产,神策军的风评一直不好,正好借救灾的机会改善一下紧张的军民关系,敢有趁机巧取豪夺意图不轨的,直接按唐律法办了。”
“百姓至上,生命至上,卿等切记!”
“臣等谨记,吾皇有汉文帝仁德,实乃社稷之福。”
群臣称善,相继离去。
望着窗外的大雨,李晔依然放不下心。
在这样的年代,一场兵祸,一场大水,都足以毁灭百姓几年的努力,雨依然下得很大,望着瓢泼大雨,李晔不禁抱怨道:“贼杀的天老爷,你就不能下小些吗?”
旁边的高克礼吓得半死,连忙双手合十,告罪道:“神公莫罪,大家情急之下随口一说,本来也是心忧百姓,您老人家圣明有眼,快把雨停了罢,大家是个好皇帝,未有分寸失德,您实在要怪罪的话,就怪该死的高克礼吧。”
李晔不满道:“天灾和朕有甚么关系?”
不等李晔得意,后果马上追来了,大雨连下四天,虽然朝廷出动了五千神策军抗洪救灾,但灞水沿岸受灾的百姓仍多达六千多人,珍贵的牛羊无算。
李晔一面指示京兆府和京县官府全力抢救百姓,坚决杜绝卖儿卖女的情况发生,一面叹息道:“淹死溺伤的牛羊马彘让内侍省以市价买来罢,各地官府就别再跟老百姓追究耕牛战马的损失了。”
杀牛犯法,一向从重从严处置,为官府养的马要是死了,不问缘由,一律追罪,御马监成立后,为朝廷养马的百姓很多,按御马监的要求,这回会有很多人吃罚款。
李晔把受灾死亡的牛马按市价收购,能通过这样的手段给老百姓一定的隐形补助,而且这些牛羊猪马到手操作后未必会亏钱,长安城里想吃牛肉的贵人可不少。
话说回来,出现这么大的洪涝,死伤这么多人,钱粮牲畜损失这么多,虽然是上苍发怒,但是流传千年下来的习惯决定必须要找个人来负责,直接对上苍负责的,四海之内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不知民间疾苦的狗皇帝。
根据董大师的说法,只要出现天灾,那就是皇帝失德,所以上苍天罚示警,既然皇帝的德行出了问题,那就要反省改正,怎么个反省法?一般是下罪己诏认错。
让李晔下罪己诏,六位宰相都有些不好意思,等了李晔几天,发现皇帝并不是很自觉后,杜让能把奏章放到了李晔桌上,看完奏章的李晔头晕目眩,群臣给他定的罪名居然是杀戮过甚,招致上天震怒,所以降灾示警。
“朕下诏伐建是死了几万人,这是朕的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