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南河郡起义成功的消息传到长安之后,有关中部的战报就变得与南北两部一样重要了,几乎是隔个一两天就会有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奏折递到御书房,所以前线发生的事情最晚隔个三五天蜀皇便能知晓。
看着陵中郡还剩下一个阴州的情报,蜀皇笑着摇了摇头,低喃道:
“原先陈爱卿和朕说发动南北两路攻势时,要小心敌人从中部反扑,朕才同意在前溪郡安置三十万大军,未曾想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这中部倒成了推进最快的一路,夏平安的身份核实了吗?”
谭忠躬身回道:
“启禀陛下,只查到此人确与安王殿下有很深的交情,影卫在他的培养下基本都达到了武宗水平,密守司的暗探无法接近。”
闻言,蜀皇叹息一声,轻靠在龙椅上,闭上双眼。
“或是朕过于思念安儿了吧,阴州一破,我蜀国三路二百五十万大军将无人可挡,父皇的遗愿,朕总算是帮他实现了。”
谭忠用余光观察着蜀皇,虽然这些日子捷报连连,但他能够感受出陛下并没有那么高兴,脑中不禁浮现出那个首次回京连皇城的路都分不清的俊俏公子,愣神片刻后,调整好表情。
“蜀国一统天下已成定局,陛下之名必将传之五湖四海,受万民敬仰!”
蜀皇将桌角一封快要落下的奏折放好,低声回道:
“前些日子宋熙整理安儿的遗物时找到了一封给朕的书信,那小子建议朕好好休息,把皇位传给志儿,落款还是永和一年,他怕是早就算计好了一切,现在好了,要如他的愿了,不过话说回来,朕也确实老了,传旨吧,召建王进宫。”
谭忠神色不变,成王谋反,安王身陨,虽然没想到会这么早,但建王杨志成为储君之事早已板上钉钉,拱手弯腰道:
“老奴遵旨。”
......
幽州,西城楼上。
李思凝牵着李依柔的手,轻声叮嘱着什么,两人眺望即将落山的那轮巨大的圆日,前者细声道:
“每当看到落日,本宫便能想起三十年前逃离出皇宫的日子,那时候你刚学会走路,本宫还背着你走了好久一段路。”
李依柔轻靠在她的肩头,回道:
“若不是遇见师傅,咱们这辈子可能都报不了仇,如今楚国大仇已报,却没法实现师傅的遗愿了。”
李思凝轻轻摇头,柔声道:
“谁说的,等姐姐把杨志除掉,将乾儿推上蜀皇之位,这天下便是我们蓝衣教的,师傅也就能够安息了。”
李依柔没有说话,她知道姐姐的想法虽然很好,想要实现却有很大的难度,可能比向蜀国发动战争还要困难,但她也不打算阻拦,在李思凝的肩头平静地依靠一段时间后,向后小退半步,笑道:
“时候不早,姐姐该动身了。”
李思凝在她的脸上掐了掐,补充道:
“不要勉强,若是真的坚持不住,记得来蜀国寻我,只要不死,便还有机会。”
“知道了。”
就这样,李思凝在黑衣侍女的簇拥下离开城楼,走出城门后还不忘仰起头向李依柔挥手道别。
等待马车与队伍远去后,李依柔才将面纱戴了起来,向身边的侍从吩咐道:
“让周易带着所有赤衣以及紫衣供奉去保护姐姐,如果我死了,以后李思凝便是蓝衣教教主。”
侍从听完她的话有些不知所措,但回过神来后还是躬身应答道:
“是!”
“姐姐,我能为你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李依柔眸子中的最后一丝温柔彻底消失,转而是冷厉与凶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