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没想到杨安今天的态度竟然如此刚硬,但那些心存顾虑的官员们并没有选择让步,于笥给了何全义使了个眼神,后者领会到,快步站出来,发声道:
“陛下,臣等皆是进士出身,如陈大人所言,入朝为官并不是贪图那几两雪花银。”
“太子殿下所说的考核制度,有人先前为朝廷做出贡献,往后却尽本分之职,此后再出新秀,难不成要让老臣让出官位吗?若是如此,岂不是寒了老臣们的心,此制度过于荒谬,臣有异议,还望陛下明鉴。”
听了他的话,不少老臣以及建王阵营的官员纷纷站了出来。
“陛下,何尚书言之有理。”
“臣附议!”
“附议!”
同样,有人帮何全义讲话,自然有人会站出来帮杨安,为首的便是老将陈岁。
“哼,你们六部之人成日勾心斗角,先不说尚书省被捞了多少油水,你们借用职权打压城中商铺,以谋私利的事情也干了不少吧,你们当然不缺银子,但我们这些只拿朝廷俸禄的官员倒是挺眼馋这笔银子。”
“至于何尚书所说,本官不认同,朝廷官位本就应该能者居之,若是一群废物占据重要职位,那谁来为陛下分忧,若是有一天,本官能遇到身怀帅才的人,我将自己的位置让出去给他坐又能如何?”
陈岁是如今的京畿军主帅,亦是御林军大将军,在武将中颇有威严,见他站出来帮杨安说话,许多武将纷纷开口。
“就是,我儿子好不容易在城中开了家商铺,工部李郎中却用借口不断打压他,后来铺子都干黄了,他奶奶的,你们这群狗东西自然不缺银子!”
“早该如此了,没能力的人还想占着茅坑不拉屎,真让人笑掉大牙!”
“太子殿下的话没有问题,我支持!”
“...”
一时间,金殿两侧的官员争吵了起来,武将们说话本就有些粗鄙,直接连着文官的爹娘一起问候,让许多对峙的文官脸都气绿了。
蜀皇脸色彻底黑了下来,有些不悦地看向杨安。
混账小子总给他惹麻烦,这么大的事情也不提前说一声,非得把这金殿闹得如同菜场一般。
杨安观察到蜀皇的表情,面露苦笑,本想浅装一下,谁知道有点上头,没能刹住车,但事已至此,他当然不能认怂,从怀中取出一份奏折递给何全义,冷笑道:
“何大人,这是本宫替父皇监国两个月以来,你刑部递上来的折子,你自己看看其中的内容,连市井小贩之间的谋杀小案,长安县衙和刑部都破不掉,你告诉我,这就是你口中的为父皇效力,为百姓立命?”
继而,他向前走出两步,转过身看向朝中百官,继续道:
“诸位不妨回顾历史,你们想想有哪些朝代在昏君庸臣的治理下能够长治久安的,本宫不说远的,隔壁的楚国现在是什么样子,本宫相信诸位都了解。”
“既然如此,朝堂上的实干之才无人来扶,本宫来扶;制度有缺无人来改,本宫来改;天下生灵抱有冤屈无人能审,本宫亦能审!”
杨安面色坚毅,语气中满是威严与自信,让那些开口反对的官员们哑口无言。
蜀皇再次抬起头,看向杨安的眸子中透出欣慰,那个经常匍匐在他身边要糖吃的小安儿真的长大了,轻笑一声,询问道:
“林相怎么看?”
林斌从宋诚身边穿过,迈着缓慢的步子移动到中央,拱手道:
“老臣赞同太子殿下的说法,朝廷需要更多的人才,能者应当居于高位,若是有一天,有人能够为蜀国江山社稷而操劳,为蜀国千万生明而立命,老臣便是将这右相的位置交给他,又能如何?只要蜀国能够繁盛富强,为人臣者便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