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了一首诗吹了一波自己文采,还吹了一下张郃的忠勇,到时候诗句传出去了,张郃名声可就鹤起了,到时候做事都方便不少了。
治理青州那就要从最基础的方面开始了。
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无外乎就是衣食住行,满足这些才会有更高级的追求。北海还算是乞丐少的了,原因自然是食物足够,临海捕鱼为业即可,只要是能够有劳动能力的都可以去做,妇女也可以从事蚕丝织业,不至于饿死。只有遭受意外,实在无能为力的才会乞讨。
但是这个时代中贫富差距是相当大的,杨律是不可能改变这个情况的,只能是提高下限了,上限是限制不了,也难以剥削。毕竟这是制度和生产力的问题。
而且这个时代商业是不够发达的,起码远远达不到杨律的要求,还是有很大加强和改进的空间的。那些帝王都觉得从商是一个低贱的职业,杨律觉得可以计划改革一下。
农耕的话,青州一般,不是特别适合,但是也不要拉胯就是了。
住处的话,兴建土木好像也不是什么难事。而且那些带兵打仗的个个力大如牛,正好搬砖当做健身锻炼了。
行也是一大难点呢,要想富,先修路,经商可是要安全的道路的。修路也是需要兵来的,普通民众也可以参与,但是呢,肯定没有兵来的好,又不用给钱,还能当做训练,修了路改善了民生,还得到声望呢。
如此想来,就是缺人呢,但是人的事情先不着急。重点是先把现在的黎民百姓安置妥当先。
韩馥现在是甩手掌柜,不是那种重要的关乎生死存亡的事情,基本都是杨律自己可以决定的了。甚至官员任免,也只需要杨律去通报一声,韩馥自然答应。
这样的话,那就民事交给孔融,孔融值得信任,也是当世大儒,不会不为了黎民百姓着想的,所以民事可以放心交给其治理。
军事那就非张郃莫属了,本来就是统领全军的主将,声望颇高,换人将士们也不服,而且张郃不是张飞那种没脑子的,属于是武力高超的智将。而且是自己人,也信任,可以放心安排。
政事,那就是自己处理了,舒杰作为帮手,还可以让沮授一起处理。想到这里杨律就可惜,田丰,审配为什么不来呢,这样自己就轻松多了,早知道就算是绑也要绑过来的。
官员的安排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了,赵云和太史慈两个人呢,就暂时给自己当亲信了,左右护法。等后面开始通商了之后,他们两人就可以带兵护送商队了。
为什么需要大将来护送商队呢?因为青州的黄巾军是最多,最乱的了,兵太多,和打仗一样不行,兵太少,容易被抢也不行。所以需要精兵良将来护送。
还有就是黄巾的问题了,青州的黄巾军不说几百万但是一百多万是有的,黄巾军比较特殊,大部分不是正常的军队,都是拖家带口,老幼妇孺皆在其中,看似百万战力,实则真正的成年男子不到三十万。
所以公孙瓒可以五千人大破三十万黄巾军,曹操后面更是不费一兵一卒,全收三十万黄巾军和上百万家属,可谓是兵力雄厚。
杨律也是想称曹操还没有动手之前,先来一波福利的,收他十万兵,然后再和曹操共分。念已至此,杨律也是欣然睡去,只等明日大堂议事,自己把这些东西都吩咐下去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