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的说,“戴森球”其实就是用来包裹恒星,开采恒星能源的人造天体。
这是一个利用恒星做动力源的天然的核聚变反应堆。
要实现这个壮举,需要非常多的条件。
“本来,我是想一开始就制造一个巨大的壳子,然后在恒星外包裹住的。”姜浩看着叶胜查阅着戴森球的资料,在一旁说道。
“可惜要包裹整个恒星,我计算出来的壳子,质量太大了。”
“为了抗住恒星的引力撕扯,壳子质量必须达到一定程度。”
“可是这样的话,就需要掏空好几颗矿星,我怕我还没建到一半,就嗝屁了……”
“你这个想法没错,但是太粗暴了。”叶胜摇头,这想法不错,就是没考虑需要的工程量。
“咱们要一步一步来,不能走得太急,会扯着跨。”
“你有想法了?”姜浩眼睛一亮,十分期待。
“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就像你说的一样,这是一个耗时极长,资源需求海量的工程。”
“而且这其中有一个最大的难题——电力。”
“升级科技树要电,采集和制造材料需要电,物资不可能光从一颗行星上获取,那么星际运输也需要电,就连后续将东西搬上恒星轨道,也需要大量的电!”
“我的想法是先做好前期准备,咱们徐徐图之。”
叶胜手中不停,在白板上绘制出他想象中的工程图。
“要说电力,那么恒星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核聚变反应堆,我们首先要想到的,就是如何获取它的能量!”
“第一,咱们先选择一个健康的,亮度达到咱们需求的恒星,而且这颗恒星轨道上,基础矿物星球不能少。”
姜浩点点头,打开了自己的星图,开始做笔记。
“第二,科技树,接下来我们不能盲目求全,必须有目的的升级科技。”
“第三,才是开始步骤。”叶胜回忆着前世的某个游戏,继续说道:“戴森球是最终目标,但是这个目标太大,我们可以先发射太阳帆,组成戴森云!”
“戴森云可以提前给我们提供电量,支撑后续的进展!”
“正好教授让我们测试电磁弹射装置,那么咱们为何不能先将太阳帆打上天空,等到电力满足需求后,一步步将材料打上恒星轨道,再通过控制,在恒星轨道上进行组装呢?”叶胜笑了笑,将整个计划告诉姜浩。
叶胜回想着记忆中的游戏,将包括星球内自动化运输,星际间联通运输,智能设计还有由零往整的设计思路都说了出来。
“妙啊!”姜浩哈哈一笑,其实这个想法他也思考过,却没叶胜这么全面。
就好像,他曾经完成过这个壮举一样。
“奇观嘛,不能只是单纯的奇观,咱们建造好戴森球后,可是还有很多作用的。”叶胜心中想的更多。
有了戴森球,他们就相当于拥有了游戏里最大的核聚变发电站,没人比得过的那种。
能源解决了,那其他的都是小意思了。
“我想想啊,咱们科技树先往这几个分支点。”
叶胜抬手,将材料,熔炼,采集,自动化,物流,电力,天体运行计算,发动机,推进器,远距离电力传输这几个重要分支标上,这都是支撑他们的最主要的科技。
“电力传输必须要先点到无线传输阶段,这样咱们的建筑可以统一电力接口,不用布置那些繁杂的电线了。”
电工布线,这可是一个老大难题,他们又不是专业电工人员,当然还是要往方便的地方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