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尤姐姐身旁的那个王嬷嬷么?
难道尤姐姐来了?
平安不由往车厢里看了一眼,却没有发现别人的身影。
“平安少爷好。”
王嬷嬷下了马车后,端端正正地行了个礼。
“王嬷嬷好。”平安忙回礼。
大约是因为赶路的原因,王嬷嬷脸色有些发白。
平安把人往堂屋里领。
正往前院端菜的珍珠就看见了他们。
“王嬷嬷,你来了。”她笑着招呼道。
“胡姑娘好。”王嬷嬷躬身行礼。
“啊,不必多礼,你脸色可不大好,是赶路赶得太急了吧。”
这个罗璟,他身强力壮熬得起日夜兼程,可王嬷嬷都多大岁数了,早知道就不让他护送了,看把人折腾得,脸色多难看。
珍珠就把托盘递给了平安,自己领着王嬷嬷去了后院的厢房内。
给王嬷嬷端了杯掺了灵泉的温开水,王嬷嬷客气的道了声谢,这才喝了下去,好一会儿脸色终于缓和了一些。
“辛苦你了,王嬷嬷。”珍珠不好意思地朝她笑笑。
王嬷嬷摇摇头,是她老了,不中用了,坐在马车上,也经受不住颠簸了。
想到她来这的目的,王嬷嬷神色有些复杂莫名。
小姐派了马车从庄子里把她接回府里的时候,王嬷嬷心里还有几分欣喜,以为小姐又让她回府伺候了。
可没想到,小姐却问她,愿不愿意去鄂州的望林村,胡家姑娘缺一个经验丰富管理内务的嬷嬷。
望林村,那个偏僻却安宁的小村子。
王嬷嬷当时怔然半响。
小姐给了她一天考虑的时间,说她要是愿意去鄂州,就把她的身契还给她,胡家姑娘是雇佣于她,并非采买下人,要是不愿意去,那就继续回庄子里荣养。
当然,小姐没强迫她,府内还有不少合适的嬷嬷,只是她跟着四小姐去过望林村,与胡家还算相熟,所以小姐第一个考虑到她。
王嬷嬷没想到,自己临老了,还有重获自由身份的一天。
虽然,只是换了种身份继续待在内宅帮着管理内务,可是,心态上似乎有了中微妙的变化。
她那夜几乎一夜未眠。
第二天答复的时候,小姐脸上的笑容是欣慰的。
“珍珠妹妹为人很好的,嬷嬷你也知道,她和罗璟定了亲,以后是要嫁入罗府的,她身份不同,对内宅的杂务也不大通透,你去了,可以帮着她理顺内务管理内宅,现在,罗家的案件也平反了,等他们成亲后,珍珠妹妹应该会到京城定居吧,到时候,嬷嬷又可以跟着回到京城了。”
就这样,王嬷嬷拿回了自己的身契,跟着罗璟的车队带了鄂州。
“胡姑娘,这是小姐给您的信。”
她从怀里掏出了信封。
珍珠笑着接过,“王嬷嬷,你先歇息一会儿,休息好了咱们再详谈。”
王嬷嬷点头应下,看着她离开厢房后才慢慢坐在了红木椅子上。
她微微打量了厢房内的陈设,一水的红木家具,有炕有床,衣柜书桌齐全,架子床上挂着浅紫色的纱帐。
并不比她在庄子里住的条件差,胡家虽然只是农户人家,吃住方面都是很大方的。
王嬷嬷摸了摸自己的额头,有些奇怪,刚才下车的时候,还感觉头晕眼花,昏昏沉沉的,喝了杯温水坐了一会儿后,那种难受的感觉就慢慢消失了。
厨房里依旧忙忙碌碌,家里的客人一波接一波,灶台的火苗都没熄灭过。
晚上的宴席,因为罗璟的归来,附近几家相熟的都请过来了。
大家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凑了两桌。
吕素青母女三人也受邀而来。
她们是第一次见到传闻中胡家小姐的未婚夫婿。
果然是丰神俊朗仪表堂堂,与阿云口中的描述如出一辙。
吕素青不由感慨,胡家小姐的命可真好,如此佳婿是多少少女心中的良人。
姜书媛默默吃着饭,胡家的饭食虽然美味,吃到嘴里也带着一丝苦涩,母亲托了村里的媒人给她说亲。
那媒人说,望林村是个小村落,适龄的男子并不多,这两年因为村里的条件好了不少,所以好些男子都早早定了亲,余下未定亲的,不是条件太差就是门槛太高。
姜书媛是女学先生的女儿,本身条件也不差,媒人就试着帮她们探了一户人家的口风,那户人家的孩子是今年刚考中童生的赵正杰。
人家却是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她们一家是外来户,又是孤儿寡母的,即便是胡家请来的先生,他们也不做考虑。
吕素青强打起笑脸送走了媒人,关上院门后,母女两人泪流满襟,这样的拒绝,她们在章远县的时候,已经经历了不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