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章 墙壁(2 / 2)

细胞渗透 臭球哥哥 0 字 2021-12-08

    孙涛又详细测量了一下大气层深处的组分构成,从得到的数据看,在深层大气中,同位素含量进一步提高,看来如果想要采集聚变燃料,还需要专门配备一种抗高压的采集船。

    孙涛将这条建议记下,然后拍拍尹继来。“我们返航!”

    尹继来的战舰飞出v483-6的大气,这时液氢层突然掀起滔天的巨浪……

    一个月后,各支侦查小队相继抵达汇合地点。孙涛和韩宇将所有侦查小队的探测数据汇集起来,然后通知母舰队。

    “逍遥号!逍遥号!这里是侦查小队!”

    “听到,这里是逍遥号,请讲。”

    “我们已经侦查完毕,未发现危险,星系内未发现生命星球,发现有少量的有机化合物,但是未发现生命演化迹象。星系内发现两颗冰质卫星,在v483-4上发现极地冰盖,可以作为补给水源。四颗石质行星矿物质比较丰富,相对于地球,这个星系重元素含量略高。三颗气态行星都可以作为燃料来源地,里面的氘和氦-3含量丰富,满足采集标准。”

    “好!你们在星系内继续深入探查,我们大概在五个月后到达。”

    接到侦察小队的侦查报告,地球舰队重新启动,并且进入曲率航行状态,这次旅程比较短暂。舰队在柯伊伯带退出曲率航行状态,因为从这个位置开始,就进入恒星系的引力范围,恒星的引力将会影响到曲率航行,给航行带来不稳定干扰,所以恒星系不能使用曲率航行。

    舰队整体停靠在v483-4轨道上,因为这颗星球的地表存在固态水,这是生物文明自我发展所必须的物质。

    舰队停下之后,众多的小型登陆舰被投入v483-4。这些登陆舰将会寻找合适的矿脉,种植采矿基地,为舰队补充金属元素。在极地冰盖处被派了众多的登陆艇,他们将负责将采集固体冰,将冰运往各采矿基地,并且将大量的冰运回舰队,给舰队补充水分。

    绿毯号前往v483-2轨道,它将在轨道上再次展开,变成面积比中国还大的巨型绿毯,搜集恒星光能的同时,利用这些能量制备反物质,为舰队补充反物质燃料。为了增加绿毯号的采集速度,v483-4上的众多采矿基地,将会利用星球上的水源和矿物质分解,为绿毯号提供有机质,以供绿毯号生长之用。

    于此同时一种新型的采集船被制造出来,这种新型采集船整体采用最新的抗高压模块制成,最高可以承受近10万个大气压的压力。

    大量采集船被制造出来,然后由几十艘泰坦级装载,运往三个气态行星,准备大量采集氘和氦-3。

    舰队安定下来后,大量各类型舰船被派出去,前往各处执行采集任务。虽然舰船众多,但实际上被唤醒的人并没有增加,所有这些舰船都由休眠的人通过远程傀儡系统控制。因为量子纠缠态可以无视距离和障碍,所以能够让集中在地球号上休眠的人实时控制各舰船。

    这些傀儡形态各异,有些干脆就是一个奇形怪状的生物设备,或者又的是八爪鱼形状,这些形状完全是为了工作的便利。即使少数人形傀儡,其内部结构也与人体相去甚远,虽然外表是人形,实际上那不过是一个核聚变引擎驱动的生物设备,连人类正常的内脏都没有。

    除了生物设备,有些人选择了机器人作为傀儡,像是星球表面工作,机器人明显比生物傀儡更具优势,因为机器人可以无惧温度和大气环境。

    舰队有条不紊的开始能源和材料的搜集工作,这天夏晓欣正操控着一艘采集船在液氢内部采集氘。采集船就像水里的鱼一样,张开大嘴将液氢吸入,然后从两侧再将无用的液氢排掉,只留下过滤出来的氘。

    在液氢内氘的含量只有万分之几,不过因为这里就是一个液氢的海洋,所以氘并不缺乏,一艘采集船只需要一天的时间,就可以采集出200吨氘将自己的货舱装满。

    夏晓欣在地球上是一个不太成功的小提琴手,音乐学院毕业后找了个乐团混日子。后来赶上人类大迁移,在虚拟世界里很是学习了不少其他领域的知识,现在小提琴的技艺都已经快淡忘了。这次她主动提出担任采集船驾驶员,也是想要亲眼见识见识宇宙中的世界。

    夏晓欣架势采集船一个甩尾,在液氢里滑出一个优美的曲线,向更深处潜下去。这里到处是黑暗的,只能通过雷达和声纳探测周围的环境,就算是打开采集船上的射灯,也只能照亮有限的一片区域。

    再说在这个液氢的海洋里,连块礁石都没有,除了液氢还是液氢,周围永远是一片幽深的淡蓝色,没有任何景色的变化。也实在没有照明的必要。

    夏晓欣不断下潜着,准备寻找一处同位素含量更高的氢域。这时她感觉采集船整体一震,突然停了下来。

    撞到东西了?

    夏晓欣困惑不解,雷达和声纳都没有报警,怎么会碰到东西呢?再说在这一片液氢中,也不可能出现任何其他东西。

    夏晓欣迷惑的打开射灯,结果她在这一片淡蓝色液氢海洋中,发现眼前突兀的出现一堵墙,一堵黑褐色的墙。

    这是什么?

    这堵墙占据了采集船的整个舷窗,完全观察不到任何其他东西。夏晓欣驾驶采集船开始慢慢后退,结果她发现随着她的后退,整个墙壁仿佛永无止境一般,一直向视野两侧延伸,直到融入进幽蓝的背景,消失在可视范围之外。

    在液氢的海洋里,可是距离最多不超过一百米,就是说这堵墙至少是一个半径超过百米的圆。

    夏晓欣首先想到的不是害怕,而是好奇,她驾驶采集船随便选了一个方向,开始探索墙壁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