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一行人赶至文安书坊。
这一次,朱慈烺没有被阻拦在外,而是随着范旭直接进入了书坊。
放眼看去,偌大书坊内,千余人劳作着,整齐有序。
跟着,来到排版出,范旭简单的检查一番,见第一版没有问题,便掏出一张纸。
“将这份内容,放在书籍的第一页中间处。”范旭吩咐。
很快,诸多排版工人开始忙络起来,不过区区两刻钟后,新的一版印刷出来,装订成册。
跟在一侧的朱慈烺凑前看了看,有些不解。
后印刷的一行字,他看的很清楚,内容也很简单:文安县售卖大小麦,价格低至一两八,仅售五千石,欢迎前来选购。
一个巨大的方框内,圈着这样一排字。
字体极大,比之书中的内容,至少大了一倍。
朱慈烺一阵讶异。
这……难道就是保证诸多流民口粮的计策?
未免有些玩笑了吧?
只是这一行字?
或者说这一个宣传推广的事宜?
“先生,这……就能挣来银子?且不说这个,您……哪里来的五千石粮啊?”朱慈烺不解的问。
“看着便是!”
范旭随口应了一嘴,跟着吩咐道:“这一版可以了,即刻开始,日夜印刷一万册。”
吴牛马与胡荣忙是答应下来。
离开作坊的范旭又来到县衙的粮仓。
此一刻,已有一批批的粮食运送过来,不断入仓,最后交接得住最终的数字——一万石!
跟在一旁的朱慈烺不禁侧目。
他分明记得,方才的印刷在书籍上面的数字是五千石头啊!
结果,当下,新一批的入仓粮食,竟变成了一万石?
这这这……不是骗人吗?
“看到了吧?”
范旭斜瞥一眼:“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做人也应如此,你啊……太迂腐了。”
朱慈烺一度无言,一时间又有些迷茫。
他学过诸多的儒学学问,懂的诸多礼教,可这一次,总算是领教了真实的世界。
人心叵测呀!
转来翌日,经过书坊两千余工人连夜赶工,一万册书籍印刷完成。
跟着便是交货,由胡不归将书籍运往各处。
一万册书籍,拢共收回银子,一千两!
“现在,你还觉得书坊这边低价出售书籍是饮鸩止渴吗?”范旭问。
“这……”
朱慈烺犹豫了。
这两日,他接触了太多。
仿似人生中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皆集中在这两日。
再回头来看,不知为何,竟……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触。
在他的认知中,一本书的印刷成本应该在二钱一二的样子,可通过实际来看,哪怕是正版,印刷成本也不过七八钱。
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他经过多番计算,从纸张到印刷到成书。
这里面,最大的成本便是人工。
整个作坊,有伐木造纸的人、包括排版、印刷的人,再加上偶尔参与劳作的妇人们,拢共加起来大概在三千人左右。
流民总数量约六千人,除去这些人的吃喝以及扣除吃喝外的薪酬,一个月,大概在三千三四百两左右。
最终算下来,县衙这边……竟然还有六七百两的收入!
竟是……不亏!
“当朝为官,亦如做生意!”
范旭徐徐道:“你所看到的,未必是真的,一如你先前觉得县衙这边会亏本,是饮鸩止渴,实则,不亏,却也不赚,因为县衙的三班六房以及诸多衙役,还需要一定的开销。”
朱慈烺茅塞顿开一般,深深鞠躬:“小子……受教了。”
直至此时此刻,他总算大概认识到真正的民间现实与疾苦了。
总结来看,先前所学的那诸多儒家学问,宛如……放屁!
他所接触到的,所看到的,与现实……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你可曾接触过阳明先生的心学?”范旭问。
“这……只是草草了解一番。”
“那就够了!”
范旭直接道:“阳明心学,你无需太懂,只需要记得,知行合一,凡事,多问一个你可知否,可行否!足矣!”
朱慈烺深深见礼:“多谢先生!”
范旭直接一巴掌过去:“谢个屁,你交过钱的,就不能硬气点?”
朱慈烺愣了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