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回王府以后自己有的是时间看,不急于一时,张信打定主意,也没有心意再继续闲逛下去,认准方向朝着自己居住的客栈前进。
“子诚,回来了。”回到客栈后,发现众人正在厅中聚餐呢,张信向伙计打个招呼,众人也没有好奇询问张信去哪了,显然已经知道怎么回事,既然张信想出去走走,那就随他意思吧,在这个时候谁也没有心情多管闲事,午餐结束之后,张信回房准备休息,早上逛了半天武昌城,还真有些疲乏。
“子诚,休息没有。”门外传来的敲门声让张信不得不起来开门,心里庆幸没有解开衣服,不然又要费一番工夫。
“打扰了,不要见怪哦”袁方笑嘻嘻的进门说道,话虽如此但脚步也毫不停留,直接走到茶几前给自己倒上一杯,自顾品尝起来,还是张信房中的茶--&网--悠地从房里出来,用餐后与众人一起苦读读书,面对孙进与张胜深究疑问的时候,袁方笑而不答,一脸若无其事的模样。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武昌城里的人家早在两三天前就开始忙碌起来,准备好庆祝中秋佳节的花灯礼炮之类的东西,但是就在今天。却是乡试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策论,事关锦绣前程,士子们可不敢因过节而耽误,清晨鸡鸣之后纷纷起来奔赴贡院。
进贡院之后。张信轻轻松松的作答完成,检查无误交卷从贡院出来,倚在贡院前一棵大树上等待众人出来,时间慢慢逝去,袁方他们也慢悠悠的走出来,脸上充满兴奋之色,与张信打过招呼之后,站在其旁边与众人慢慢交谈起来。天色渐渐暗淡。越来越多的人汇聚在这里,但在人没有到齐之前。谁也没有提议要离开。
夜色降临,华灯初上,贡院里地凌星烛光逐渐熄灭,除了兵丁手执的火把外,再无蜡烛点点光亮,没过多久,尚留在贡院里的考生们面若死灰的度步出来,看到熟人之时勉强打个招呼,有些心里承受力差的人纷纷掩面而泣。
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在这美好的与亲人团聚的日子里,贡院前却上演了一场悲喜剧,张信轻轻拧过头去不忍观看,科举既是在场众人的进身阶梯,上去故然可喜可贺,但是摔下来那就悲痛欲绝了。
“回去吧。”
不知道是哪个人的提议,一行人慢慢的离去,武昌城里这时热闹非常,中秋佳节之时城里按惯例解除宵禁,城中百姓欢声雷动聚集在一起高兴庆贺,点花灯、舞火龙、放鞭炮、城中一片欢乐祥和地景象。
若是在平时,众人肯定会参与到其中一同欢庆,不过现在他们哪能还有这个心思,除了几个感觉乡试成功在望的学子还有心情四处观看热闹之外,其他人只顾默默低头走路,一路无语,与身旁的热闹场面显得格格不入。
如果没有这次乡试的话,学子们应该是在家里或者与同窗好友一起在设宴赏月,吟诗作对,抒发感情逍遥自得,如今只能乖乖回到客栈,用膳之后淋浴休息,哪怕谁认为自己这次乡试肯定榜上有名,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把心思表露出来,免得招人嫉恨。
张信可没有心情理会这么多闲事,回到房间之后,张信打开窗户,静静地望着天上的明月,八月十五,亲人团聚,思念家乡那也是人之常情,张信也不例外,想起家中的亲人,亲人的形象一一在他的脑海里浮现,眼睛不由有些湿润起来。
“子诚,你在做什么?”却是袁方的声音,洗浴之后袁方、孙进、张胜三人又聚集到张信的房里,看到张信的情况,明白怎么回事。
“赏月,不行啊。”张信也不回避,轻轻地用衣袖把眼泪擦拭干净,白了三人一眼,责怪他们在打扰自己蕴酿感情。
“一个人赏月太过寂寞,不如我们陪你吧。”孙进笑道,走到房内桌子前收拾起来,把那些茶壶茶杯移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赏月怎么能少了美酒佳酿。”袁方从身后拎过一坛酒放在桌上,然后张胜把手里地伴酒菜摊开摆放好。
“这可是我早上暗暗吩咐客栈厨房准备的,刚才悄悄地带过来,没有人发现哦。”张胜得意笑道:“还是热乎乎的。”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袁方把酒杯放好,倒满美酒,举杯说道:“我比李谪仙好多了,他对面是三个影子,而我对面却是三个好友。”张信微笑的看着三人,上前拿起酒杯,与众人一饮而尽,暖意顿时从心里流遍全身上下。
中秋节过后,乡试已经告一段落,只待放榜之日,等待永远是最难熬的事情,那怕就是胸有成竹的袁方三人也是如此,心里充满不安,紧张的情绪漫延在众人心头,而张信却丝毫没有被众人的这种气氛所感染,每天兴致勃勃的外出淘宝,希望能再寻找到几件物美价廉的宝贝,可惜大多时候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张信知道随便在街上拣起一纸一瓦,过了几百年肯定成为古董,但是他实在丢不起这个脸,把平常之物当成宝,那还不被袁方他们笑死,张信的心思是想淘一些比较风雅之物,像金石玉印,名人书画之类的收藏,可惜商人不是笨蛋,谁都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都是高价卖出,张信想再次拣漏那是可望不可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