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于黄库大殿中,要求火药司、火铳司、火炮司搭建新的管理班子,统筹二炮局事务,指示三司之间加强技术交流。
数日之后,山东汾水河畔。
宋礼看着水量较为充沛的汾水,眉头紧锁,对一旁的蔺芳说道:“会通河已经探访清楚,事情有些麻烦。”
蔺芳脸色有些难看,事情何止是麻烦,可以说是棘手。
按照朝廷最初的设想,以大清河为界,可以将会通河分为南北两段。
北段只是河道淤塞、狭窄,只需要调动民工挖除淤泥,拓宽河道即可。
南段稍微复杂一些,需要首先疏浚、拓宽原会通河河道,然后引一部分汾水进入寿张与济宁的运河之中,提供充沛的水量,以满足会通河南段所需。
但现实并不像朝廷计划的一样。
宋礼连日奔波,探访会通河与周围水系,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而这个问题若得不到处理,会通河还真的疏浚不了!
朝廷在分析会通河疏浚方略时,采取的是洪武十五年绘制的舆图。可在洪武二十四年,黄河在原武决堤,不仅出现了淮河夺淮的灾难,还有一部分黄河进入了东平境内的安山湖,并在安山湖向东而去。
安山湖淤塞了,会通河河道也被彻底淤塞,一些河段直接被黄河携带的泥沙彻底填平!比如宋代的八百里梁山泊,到现在,只剩下了一个小小的池塘!
在这种情况下,宋礼想要重开会通河,就不再是“疏浚”,还必须“开凿”出来一部分河道,而这无异于加大了工程量。
工程量增加,宋礼还可以承受,毕竟是多花点钱粮、时间的事,可还有一个问题,却不是宋礼可以承受的。
河流、胡泊淤塞,那就不再是河湖,成了土地了。
既然是土地,拿来种庄家也很正常。大明政策鼓励垦荒,百姓们一看,呀,有荒地,于是扛着锄头就去了……
官府从不过问,估计即使是知道了,不仅不会责怪,还会勉励几句,让多打点庄稼。
这一晃都过去六年了,人家庄稼都收了十几茬了,现在你宋礼跑出来说这是公家的地,要收回,还要挖一条大大的河沟,老百姓不干啊。
就靠这两亩地养活老婆孩子的,你宋礼想要抢田,信不信我们跟你拼命!
宋礼叹息不断,找寻不到良策。
就仅有的会通河河道来看,两岸皆是良田,拓宽河道本就要占走许多,这如果又要从老百姓“田里”要“田”,那波及到的百姓,没有五万户,也有三万户。
在这几万户中,怕会有几千户人家失去土地,如此多的人家,朝廷如何安置?难道还要再移民?山西大移民还没有正式开始,户部的压力已是不小,再加一些人口,朝廷又要多花多少钱粮。
“大人,百姓之事应请示朝廷,再作打算。”
蔺芳提醒道。
涉及不少百姓,一旦处置不当,很可能会导致流民出现,到时候若有人“揭竿而起”,必会大乱山东。
要知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就是修河引起的。
宋礼将脚下的一颗石子踢至汾水中,看着激起的水花,说道:“百姓之事尚能处置,只要朝廷有决心。但眼下最困难的,还是水源。”
“水源?”蔺芳不解地看着宋礼,道:“大人,汾水不就是水源?”
宋礼转过身,背负双手,道:“朝廷开会通河是有野心的,你看过朝廷文书,应该知晓其中玄机。”
蔺芳眯着眼,思考一番,皱眉摇了摇头,道:“下官愚钝,还请大人明示。”
宋礼向前走去,对跟在一旁的蔺芳解释道:“元廷时开会通河,河道较窄,且河水较浅,一年自南向北,运粮不过三十万石,可朝廷命我等重开会通河,需要达多少?”
蔺芳吸了一口凉气,道:“不低于二百万石!”
宋礼重重点了点头。
这就是重开会通河的难点所在。
只简单疏浚会通河,并不能解决运粮问题。
二百万石的年运粮指标,意味着会通河不仅要清淤泥,拓宽河道,还必须有更为充沛的水源,以支大船、重船行运。
可问题是,水从哪里来?
指望老天爷赏脸,那是不可能的。
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会通河周围寻找河道,将其水流注入会通河。
而所选择的河流,必须在地势上相对会通河偏高一些,水量还不能少,距离也不能太远,纵览兖州府内河流,也就汾河相对合适。
汾河,在此时分为大汾河与小汾河两支。
大汾河起于泰安,小汾河起于济南新泰,两条河流在徂徕(cu,lai)山西面合流,之后在宁阳北堽城,再次分为两支,主干汾水流向西南坟上,支流就是济宁城外的洸河。
调汾河水为会通河提供水量,也并非是宋礼与朝廷的空想,而是借鉴元廷的做法。
只是,元廷时期的会通河,只需要能走船就可以了,借点汾河支流水完全满足需要。但眼下朝廷的目标不仅仅是能走船,还必须是能走大船。
再想要单纯依靠汾河解决问题,就有些异想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