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芸儿惊诧地问道:“你怎么知道他身高?你又没看见。”
杨秋池走到赵青岚的那一堆衣裙之前,用树枝轻轻将衣裙挑开,露出下面的泥地,说道:“这里有一个鞋印,比较清晰,我对比过,不是赵青岚的。这里杳无人烟,所以应该是凶手的。我根据这鞋印长度和着力点位置,测算出了凶手大致的身高和年龄。”
宋芸儿瞪大了眼睛:“这么神奇哦?哥,难道你还会算命不成?”
“呵呵,这只是一点小技巧。”杨秋池笑了笑,接着续道,“第三,凶手性情残暴、胆大妄为,但做事很有条理。凶手是一种示威的表现。”
宋芸儿奇道:“示威?向谁示威?”
“向社会,向朝廷。”杨秋池皱起了眉头,想了想,接着续道:“我刚才仔细分析了凶手的犯罪手法,凶手很可能具有反社会人格。”
“反社会人格?”两人对这个名词又搞不懂了。
“凶手对社会有强烈的报复心理,很可能是因为他早年受到精神创伤,也可能来自小时候母亲的家庭暴力,从而造成凶手性格扭曲,成人后以这种方式报复社会。”
“这种人的行为受原始欲望支配,情感冷淡;无道德心和社会责任感,因而缺乏羞耻心;冷酷无情,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不通人情,极端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
其实,杨秋池对犯罪心理学没有太多研究,当初大学的时候是作为选修课学习了解的,不过,反社会人格犯罪心理比较常见,所以他倒也知道。
他这一番话说的宋芸儿一阵胆寒:“他的妻妾或者母亲那样对他,可他也不能以此为理由对付别的女人啊,别的女人又没有得罪他!”
杨秋池道:“在这种凶手的心里,已经没有区别,他报复的就是自己选择的那一类对象,而不管这一类对象的个体是否与他有关系或者愁怨。这个案子中,凶手报复的对象应该是女性,既可能是没有选择地对所有女性进行报复,也可能只是对类似他妻妾或者母亲特点的人进行报复,或者因为某种曾经深度刺激过他的事由的发生而引发他的报复。现在线索还太少,还不好进一步确定。”
杨秋池顿了顿,沉声道:“这个案子凶手犯罪手法很熟练,作案很沉稳,一定有前科……,前科意思是这凶手以前一定实施过类似的案件,而且,肯定还会继续作案!”
宋芸儿和柳若冰相互看了一眼,宋芸儿问:“何以见得?”
杨秋池指了指尸体一小撮被拔掉的地方,说道:“如果我推测得没错的话,这是凶手拔掉的。”
宋芸儿瞅了一眼,脸上微微一红,恨声道:“这凶手真是……”
“真是态!”杨秋池替她说道,“这一方面说明凶手心理扭曲,同时也预示着凶手不久还会再次下手杀人!”
宋芸儿她们两听不懂,疑惑地看着杨秋池。
杨秋池解释道:“凶手拔掉一小撮,是作为他杀了一个他仇恨的女人的见证,他会将这东西珍藏起来,闲暇时欣赏回味,不过,这种回味给他带来的快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减弱,这会让他再次杀人的欲望慢慢增强,当这种回味已经不足以让他感受到满意的快感的时候,就是他再次杀人的时侯,而且,这个时间段会一次比一次短!”
宋芸儿皱着眉道:“你说得跟真事似的,怪吓人的!”
“是啊,回去之后,我要派人调查一下,看看附近的州县有没有发生过手法类似的杀人分尸案。这种人真的很难对付,对社会的危害也非常大,希望我们这一次能尽快抓住他。”想了想,杨秋池叹了口气:“真希望我的推测是错的。”
宋芸儿问道:“那,万一你推测的是真的呢?”
“那我们这一次遇到的凶手,会是一个异常残忍却思维清楚而又狡猾冷静且身负不弱武功的真正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