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搞到了一些锄头之类的农具。张石川惊奇的发现,居然有汉人跑到山上来主动帮助军队挖战壕,看来汉蒙一家亲也不是空穴来风啊。
李朝管理了济州牧这么多年,居然还同时被汉人和蒙古人敌视,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起码应该懂得拉一波打一波把?
当然,这些不是张石川现在该关心的。他现在关心的是怎么能抗住朝鲜军的第一波进攻,等待物资从琉球运过来。
好在元化一式火枪还算容易上手,拉枪机,折枪管、装弹、闭合、开枪,只有五个动作,没用半天时间三百人就都掌握了射击方法。
但是让人蛋疼的是子弹太少了,只有一万多发子弹,每个人只射了三发之后从中选出了一百个射得还算靠谱的继续实弹射击,其他的人接着挖坑去了。
水军同佥节制使崔金忠是这次行动的最高长官,此刻他正站在军营前眯着一只眼用单筒望远镜看着五里之外的那座仅有四五百米高的小山。
半山腰上七零八落的布置着蒙古包。这些只懂得养马放牛的鞑子居然敢不遵从大朝鲜国的管制,不但不纳税,还杀了官吏和驻军,这可是谋反的大罪!
虽然僖顺王殿下说只要给这些蒙古鞑子一些教训就好了,可是他们居然不知死活,看到大朝鲜的王师居然还敢反抗,必须要让他们知道反抗就要付出血的代价!
一共接战三次了,那些蒙古鞑子只会骑着马嘴里怪叫着一窝蜂的冲过来。他们的弓箭并不可怕,他们的弯刀在自己的火枪兵和火炮面前不过是个笑话。每次蒙古人都是丢下了上百具尸体之后又仓皇逃窜了。
自己这次可是带了大朝鲜最大的龟船、还有二十艘板屋船,但是这群蒙古鞑子根本就没有战船,也不会海战。
虽然让崔金忠引以为傲的龟船无法大显神威,但是自己这次带了两千鸟枪兵、两千长矛兵三千刀牌兵,还有船上那么多火炮。
三次交锋下来,蒙古鞑子已经吓破了胆,不敢再来正面挑衅大朝鲜的大军,但是崔金忠不着急,他要像猫玩弄老鼠一样一点点的折磨他们从精神上和肉体上的双重折磨,用火枪火炮摧毁他们的反抗精神,他要用这一战,用最小的伤亡换取这些鞑子最少一百年的臣服,就像李舜臣将军当年对倭寇所做的一样!
现在这群蒙古鞑子就蜷缩在坡上,怎么看不到他们的战马?是要以中军做诱饵,然后用骑兵从两翼包抄自己吗?
史书上说过,蒙古骑兵擅长利用机动性从两翼快速穿插打乱对方的阵型然后将敌人分割消灭。这些他再熟悉不过了。
作为一个想成为像李舜臣将军一样伟大的英雄的崔金忠,他熟读兵书和史书,不管是蒙古人、明朝、清国、还是日本国的著名战役他都能信手拈来,这群几百年没有打过仗的蒙古鞑子这点小小的把戏怎么能让他吃亏?
当他发现蒙古人撤走了山坡上的战马,又派出游击来频频侦查朝鲜营地的同时,他就已经做出了决断,将拒马安置在营地四周,同时也派出游击去对抗蒙古人的侦查队伍,将长矛兵和火枪兵分散在军营四周,结成了一个方阵。
就在他对自己的部署感到满意,等着蒙古人骑马冲过来送死的时候,他发现好像有些不对头——这些蒙古人居然在挖沟?
蒙古人为什么会挖沟?挖沟本来应该是步兵对付骑兵的招数,现在为什么倒过来了?他努力回忆着自己读过的所有战例,好像并没有骑兵挖沟的先例……
他们是在防御!这群鞑子居然学会了用壕沟防御,可是这些壕沟只能阻碍骑兵,对自己的火枪兵又有什么用处?对自己的火炮又有什么用处?
崔金忠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他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决定发起攻击,直接击溃这些蒙古鞑子,因为,他的火炮已经悉数运送了过来。
火枪兵、刀牌手和长矛兵已经各就各位,二十门佛朗机炮,十门飞击震天雷被马拉到了距离蒙古人的营帐只有三百步的范围,这个距离也是经过精心计算的。
蒙古人没有了马,不怕他们搞突袭,而就算是再神勇的大力士也不可能把箭射到这么远的距离,等待这群蒙古人的,将是火炮无情的轰击。
张石川此刻也在从望远镜里看着朝鲜军队的动向,只见前面的火枪兵往后方退了五十米,后面漏出了几十门火炮。看着足有半米粗,不到一米长的短粗炮身,张石川不由得发出了灵魂的拷问:“那特么是什么玩意……”
他第一个想到的是——臼炮!
“这是他们高丽人的飞击震天雷,炮弹落地爆炸,炸死了我们不少兄弟。”巴特尔咬牙切齿的说道。
“卧槽,居然也是迫击炮?而且是落地爆炸?”张石川瞬间就懵了,没想到这朝鲜军居然火器比日本人还要犀利啊!“传令下去,隐蔽!都猫在战壕里别露头!”
“哼哼,以为躲在沟里面就可以安然无事了?”崔金忠举着望远镜狞笑着:“开火!”
轰!一声轰鸣,碗口粗的炮管喷出一道橘红色的火焰,整个大地都随之一震,不一会儿巴掌大的炮弹砸在地上轰的一声炸裂,硝烟四起。紧接着一声又一声的轰鸣和爆炸,顿时这片山坡变成了人间地狱。
落在战壕外的炮弹还好一些,落进战壕里的炮弹爆炸后瞬时掀起一团血污,断肢被炸得四处飞溅。有人受不了这种刺激,狂叫着从战壕里爬上来拼命往后跑,可是没跑几步,一颗炮弹飞过将他懒腰轰成两截。
“都他妈的躲好了!谁再撤一步,杀!”
这种感觉太窝囊了,比起琉球一战日本人用的实心炮,这种大口径榴弹炮杀伤力太大了!但是张石川没办法,他只有一百支枪,三百多弓箭手,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远程武器,他只能等,只能祈祷这些从未打过仗的蒙古人能经受住这一轮炮火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