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节 姐姐来了(1 / 2)

美国农场 右边幸福 0 字 2021-12-11

        张一打算举办派对的计划泡汤。

        因为印度富豪阿尼尔。

        带着他的侄子巴辛.安巴尼。

        和他的手下萨尔曼.汗,还有卡皮尔。

        一行四人,来到克洛斯农场。

        目的很简单,为农场啤酒而来。

        在香江。

        张一把他的儿子坦奇.阿巴尼,打成半身不遂。

        之后张一被困在香江无法离境。

        接着打诉讼。

        两人打官司,注定没有结果。

        最后,经历海上拳场对赌,崔丽帮助张一赢得自由。

        两边恩怨就此结束。

        眼看农场生产两轮啤酒。

        却没有一瓶,发往印度。

        阿尼尔又气又急。

        很少有人知道,他本人每餐必开一瓶农场啤酒。

        特别是晚餐,如果不喝一瓶。

        一夜会失眠。

        此刻他正愤怒地、大声地控述张一。

        质问张一为什么不给发货。

        ……

        回想第一次往印度发货。

        没有通知对方,低声下气免费五万箱发过去。

        当时有两个想法。

        其中之一是打开市场。

        让阿尼尔本人喜欢上农场啤酒。

        那时候正被w酒店封杀、弄的焦头烂额。

        农场啤酒就是万花众中的一片绿叶。

        根本没人要。

        今天,终于轮到对方求回来。

        张一心里痛快一阵。

        却也没有骄傲过头。

        毕竟印度市场还是很香的。

        虽然大都很穷,却整整有十四亿人口呢,

        这么大人口基数。

        那怕只有万分之一可以消费的起,也是海量财富。

        回想一条新闻上看到。

        印度酒鬼可不少,买不到酒的人,甚至喝油漆。

        未来农场伏特加还会降价。

        待某天农场酿酒牌照解封。

        车间地库里堆积如山。

        喝多少都不上头的伏特加,会横扫市场。

        也不用担心背上倾销的名声。

        印度版玛爸爸阿尼尔,会扫平一切障碍。

        且张一也需要有地方花钱。

        长期挣印度卢比,总不能一直兑换成米元。

        这是很亏的。

        一般的苦力、佣人、司机只有每月平均在6—8千卢比左右(约合530-720rmb)。

        一般的文职人员月收入2万至3万卢比(约合1800到2700rmb)。

        也就是说一万印度卢比,可以在印度雇佣1.3个司机工作一个月。

        而一万印度卢比换成米元侧只有138元。

        这点钱仅够普通米国家庭交一个月水电费。

        可不够雇佣一个司机。

        购买力大不相同。

        所以最好是在当地花钱。

        而且印度市场有很多值得投值的东西。

        未来可期,张一早晚会杀进去。

        看着气急败坏的阿尼尔。

        张一找足爽感之后,没有打算真把他点炸。

        “阿尼尔先生,”张一佯装无辜,“我本来打算下一轮就给你发货呢,只是价格...”

        阿尼尔想咬死张一。

        却也知道,张一做生意有底线。

        “给我每箱多少?”阿尼尔问。

        “其他几家是500米元每箱,今年给你同样价格。”张一语出惊人。

        阿尼尔眼睛大睁几分。

        去年自己拿货比别家贵30%。

        阿尼尔明白,张一担心自己反手把他举报给irs。

        他已经在心里接受,贵30%的准备。

        没想到张一好心地突然送出大礼包。

        这反而让阿尼尔不知所措。

        一直以来,大家都是相互防备、提防。

        心里阴暗。

        你这突然敞开心菲、掏心掏肺,让人突然很难接受啊。

        其黑暗的心,仿佛第一次被照进阳光。

        实际上张一怎么可能会做亏本生意呢?

        香江酿酒车间土地是张一的名字。

        可企业注册却是何淑珍的名字。

        张一只要交9%所得税即可,无需避税。

        这可比在米国交25~30%便宜太多。

        总体来说,米国对于酿酒企业、酒民来说,是一个不友好国家。

        不仅税费贵,且限制多。

        比如:

        在公园喝酒、甚至在没有人的野外野餐。

        喝酒都属于违法行为。

        遇到较真的警察,免不了一顿麻烦事。

        反到是对吸食违禁品的人很宽容。

        有的州甚至合法。

        这真的特喵的操蛋~

        “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啊。”

        话锋一转,张一看着阿尼尔眼睛要求道:“每个月帮我销售十万箱伏特加。”

        接着张一把伏特加的数据介绍一遍。

        每箱六瓶、每瓶500ml、每箱21米元。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想想往印度倾销更多伏特加,要提前慢慢把客户培养起来。

        阿尼尔面露为难表情。

        心里却明白,自己恐怕没有选择。

        除非农场啤酒不要了。

        张一取来伏特加和一两量口杯。

        为四人各倒一杯。

        带着疑惑表情,阿尼尔揣起酒杯一饮而尽。

        最后阿尼尔同意。

        他本人喝不出伏特加好坏。

        其手下萨尔曼很懂伏特加。

        在老板阿尼尔耳边低语几句。

        阿尼尔脸上露出笑容,向张一递出手。

        张一伸手和他握在一起。

        交意达成。

        送走阿尼尔,时间已经下午四点。

        已经来不及举办派对。

        张一在游乐室里找到小七。

        她和一个金发小女孩,正玩的开心。

        小女孩和小七同龄。

        是小提琴家马娅.罗林斯的妹妹。

        游乐室连着后院。

        包括马娅,几女围坐在游乐室外面的几张藤桌前、正在聊天、喝咖啡。

        看上去悠闲、惬意。

        “客人走了吗?”美琳关心问,“他们看上去怒气冲冲?”

        张一耸耸肩解释一句,“催啤酒定单。”

        说话时张一走到旁边一把高背藤椅前坐下。

        美琳知道克洛斯农场目前面临的困境。

        香江酿酒车间产量有限。

        克洛斯农场正在酿造的酒水,全是积压。

        因为酿酒牌照被摘,无法售卖。

        美琳支手撑额,脑海里灵光一闪。

        建议道:“明年是总统大选年,你可以在报纸上放出风声,就说打算支持驴党,这样可以从侧面给现任象党国务卿施加压力。”

        安琪补充道。

        “两份报纸,目前每周可卖一百万份,西雅图市五百万人口占华盛顿总人口85%。

        可以在文章里多夹一些软文批击象党,他们一定很害怕。”

        夹软文,是张一宁愿亏本收购两份报纸的初衷。

        为什么换掉芭比?

        居然在张一的报纸上,写华人餐馆坏话,这不等于打张一脸吗?

        换小舅子艾伦.库克后。

        报纸画风向忽变。

        写华人坏话的报道全部消失。

        取而代之。

        在一份数张报纸中,不显眼的文章里夹一条软文。

        比如,某某华人小朋友拾金不昧。

        为防止反感,一份报纸只夹一条软文。

        下一周报纸,再夹一条。

        比如,某某华人智斗抢匪。

        这样缓慢、潜意识影响读者。

        达到改变华人在西雅图地位的目地。

        这个过程,需循环渐进。

        不能操之过急,如果通篇都写华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