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们的记忆和知识是可以遗传的,这是优势,有时候也是劣势。”
“我们很容易将遗传下来的知识当做已经不需要验证的真理。”
“就像光速是宇宙最快速度。”
“难道不是吗?”千叶夏子继续问道。
“是,也不是。”维斯顿给了个模棱两可的回答。
没有等人继续问,维斯顿继续说道:“在三维宇宙里,光速确实是最快的,但即便是光速,从一个恒星到另个恒星最近也需要几年的时间,用你们地球人来说。”
“所以,我们几乎整个种族的科技都放在了如何将飞船提升到光速这一件事情上来。”
“那时候的我们,也像你们现在的地球人一样,会为自己的星球之外的世界感到好奇,我们也希望知道这个宇宙里到底都有什么。”
“我们一直以为,宇宙这么大,想要知道更多,就得提升速度,速度越快我们就能走得越远。”
“我们并不是没有想到过维度,没有想到过四维。”
“但我们只是想到过,并没有拿太多的精力去研究,因为这在现实中的体现中难以循迹,在我们的认知中,光已经是这个宇宙中最大的秘密所在了。”
“6500万年前,我们的科技水平已经接近你们地球上现在的科技水平了,那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们的科学坚定了研究光速的发展路线。”
“整整6500万年,我们将自己飞船提升到了99%的光速,我们用90%的光速飞行那是因为我们要保证安全,实际上我们可以让飞船达到99%的光速。”
“我们确实可以在宇宙更广阔的领域去探索,去研究,甚至我们还可以放弃自己曾经的母星到新的行星上换个新家。”
“但这又能怎么样呢?”
“这些星辰在浩瀚的宇宙之中就像沙滩上的沙子,达到了光速也只能是从几粒沙子上扩展到几十粒沙子上。”
“所以,有时候方向错了,坚持的时间越久也就离原来的目标越远,也就是南辕北辙。”
维斯顿有些唉声叹气的味道。
“可地球是圆的,即使南辕北辙也终会达到目标。”帕斯卡·凯文说道。
“这是我们种族中乐观派的看法,他们认为无论研究什么,只要研究到最深处都能够解开宇宙的秘密,一切终能殊途同归。”维斯顿继续回答道,“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就像人都会死一样,无论是爱因斯坦还是某个墙角里连自己名字都忘了的流浪汉都是会死的,但他们生命的过程是不一样的,我不认为死亡是生命的殊途同归。”
“那你们为什么还将这些偏离方向的科技交给我们人类?”马明远问道。
“其一,我们没有办法交给你们没有更为正确的道路,因为我们自己也没有找到;其二,我们打算将我们花费6500万年的科技在2000年左右的时间尽数交给你们人类,因为你们是没有遗传记忆和知识这个特性的,也许你们比我们会走得更远。”维斯顿情真意切地说道。
“这么说,你们发现自己的科技方向产生错误是因为发现了四维?”千叶夏子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