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秋风送爽。春华宫后的几棵桂花树,点点鹅黄、金黄藏在碧绿的叶片中,散发的浓郁桂花香,简直熏得整个春华宫都是甜甜的味道。清晨,阳光穿过宫殿的飞檐,镀上一片金黄的光晕。几个穿戴整齐的宫女在露水还没化尽的时候,忙忙过来收集桂花,预备给各位小主制作桂花糕。
其中一个侍女笑着摘起一枝花瓣,轻轻一摇,如碎屑的一样的桂花顿时落下来,扑得底下那人一脸。娇笑声,混着某侍女不依不饶的追打声,悦耳动听。可在心情恶劣的人看来,这声音未免太刺耳了!
查小钗就是其中之一。
她在金陵书院呆了两年,比起以前的大将军之女多了几分礼仪规矩,所以随同学一道进了宫。可谁能想到,本来已经说定的婚事,居然生变!她还记得进宫前一夜,嫡亲的姑母笑说“不过是过个过场,有皇帝赐婚两家都有体面,你将来立足也稳”,哪里知道,被欺骗了!林昶居然背弃约定,上书求娶俞清瑶!当她是什么?
越想越生气,再看那说笑声音最大的,是俞清瑶的侍女露珠,不由得迁怒。狠狠的骂了一声,“贱婢,还有没有规矩了!”
几个侍女连忙跪下来请罚。
查小钗怒气上涌,欲好好教训一顿,却被后面的侍女拉了拉袖子,眼神示意不可。人要是不知道规矩,不懂得利害关系,那有多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自己痛快,别的什么都不理会——偏查小钗在书院是经过系统学习的,自然知晓自己在深宫中毫无底气,一举一动都被人盯着,说不定什么时候穿到贵妃、皇后耳朵里!
这可不是外面,闯再大的祸也有侯府,有她父亲撑腰。皇后是一国之母,下令处置她,谁敢质疑?
因此,怒气冲冲的查小钗很快知道了自己的错误,收敛了神色,只是恨恨的瞪了一眼,甩袖捏着帕子走开了。
露珠这才松了口气,酸软的跪了一会儿,才站起来,拎着装了半碟浅绛彩黄釉青花葵口碗的花篮,袅袅娜娜的回了宫舍。见到坐在西窗前安静读书的俞清瑶,她想了想,便将今早的遭遇说了——不管主仆的缘分深浅,一天身为下人,就要有做下人的觉悟。如果俞清瑶被其他小主害了,她自己也逃不过惩处。
坐在酸枝木玫瑰椅,慢慢翻过一页书籍的俞清瑶回头看了一眼,淡淡的说,“知道了。”
露珠咬了咬唇,意欲再说,可看小主八风不动的样子,只能按捺下来,拿出装满了桂花的葵口碗,下去做“桂花糕”了。待她走后,俞清瑶久久没有翻动书本了。
查小钗对她的嫉妒、怨恨,都在预料之内。但九成以上的待选秀女,一起孤立她……似乎有人暗中针对了。设身处地想想,旁的人都有心前途,只有一女得到几家求娶,可不是招人恨吗!
俞清瑶苦笑一声。
王銮上书,估计是端王在背后做了什么;表哥上书,是不愿意自己胡乱许配别人吧;至于林昶,贼心不死,可恶至极!段晓天则唯恐天下不乱,故意上书给她添堵!
她多想广而告之,这些求婚者爱谁谁,她一个都不乐意——怕只怕刚一开口,就犯众怒吧?
别人羡慕她,她却越发觉得自己处境艰难,难以掌控命运。因为皇帝压下了所有关于她的请婚折子,至今没有一丁点消息。她在春华宫使用了各种法子,也探听不到。而后,王銮第二次上书、林昶第二次……造成了局面好像是她很抢手,其实呢,已经被架起来的她,怕是很难找到真正满意的相公。
只求老天保佑,那个人不要是她心理厌恶了……
……
王銮作为先皇后的侄子,在皇帝独一无二的圣眷下,享有白日在宫廷中自由行走的特权——当然,是有总管太监跟随的情况下。这一日,他贿赂了总管德太监,提出一个要求。德太监笑眯眯的收下礼物,帮忙安排了。
王銮松了口气,他当然知道皇帝身边的太监,做什么事情都是皇帝默许的。这么说,皇帝同意他私下里见俞清瑶一面。这就好!上一次见面太匆忙了,他觉得坦诚心事比较好,轻易的把心理的主张说出来。其实,还有一层更重要的意思没说,这回见面,不能草率了。
御花园一处桂花树下,俞清瑶被请到此处前就有了预感,真的见到王銮本人,并没有太大惊讶。只是冲来人行礼,动作如行云流水般自然,端庄,娴静。
“小侯爷。”
“俞姑娘!”
两人面对面,一时之间都不知该说些什么。
俞清瑶是觉得,都已经到现在这种情况,说什么?什么都没用了!不能开始不乐意做棋子,这会子又害怕被胡乱瞎指婚,就低头了。那不显示她的人品太过低劣。宁愿赌一回未知的未来,也不愿意进入人家做好的套子,一辈子当木偶被人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