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俞清瑶以为那处地方是她一生中最大的黑暗,迷茫、痛苦,看不前面的道路,仿佛一转身就跌落悬崖,摔得粉身碎骨。其实她错了,比起那时,恐怕现在的自己才是陷入一片迷茫,找不到前路的吧?
今日的她,寻到了父母下落,不是父母双亡的“孤女”了,跟弟弟保持“良好关系”,舅父、舅母依旧“爱她若珍宝”,没有在周芷苓的陷害中变成失去清誉的女孩,结交了阮星盈、元清儿这样不错的闺蜜。为什么!为什么她比前世拥有的,多了好几倍,仍旧痛苦呢!
前世的痛,她说得出,骂得出,到了阎王殿也敢拍着胸脯说“我这一辈子对得起良心!”,还可以理直气壮痛骂那些无端害过她的人,诅咒她们下地狱。她做人,做得顶天立地,养家糊口、替舅父洗冤、告御状、数次死里逃生,寻常男子也做不到的,她做到了!
她嘴上没说,心理是为自己自豪的。
翻来覆去的想,终于明白错到哪里了。
她太在乎名誉——也许是受前世怨结太深的缘故,总想着弥补遗憾。可事实上呢,她有那位母亲,所有的名誉都成了别人眼里的笑话!既然如此,她何必在意?何必画地为牢,把自己困在某一处空间动弹不得?就应该拿出自己的勇气来!
她太想报仇——觉得只有抱住现在的身份地位,才能找到幕后的凶手。却忘了,前世之所以树立那么多仇家,死了都不知是谁害死自己的,是因为她……为侯府翻案,得罪了太多人的利益!光是赵丞相一家,姻亲也算上,多少人失去骨肉至亲?扫了多少朝廷大员的面子!别说什么冤有头、债有主的话,她恨人家,人家也恨她恨得咬牙切齿!
换句话说,她若换一种走法呢?
不出头,不为人翻案、不做那出头的橼子,那些人还会设计圈套,就为在喜堂上刺死她?她有那么大的魅力吗?除了父亲,以及一直守候在自己身边的胡嬷嬷,其余人的活得怎样,跟她有什么关系?她为什么要为别人至自己与死地!
俞清瑶太心冷了,身边人沆瀣一气,都为了自己的利益逼她嫁给王銮,没有人问过她想要什么、需要什么,都当她是棋子一样摆布,彻底让她寒了心。
女贞观自然没什么好看的,上了柱香,四处走了走,便下山了。
虽然并无特殊的风景,但俞清瑶看过曾经囚禁杜氏、表哥的地方,看过了济济一堂只能用稻草铺地的大厅,心思早已经飘飘的飞到过去!
可笑,前世那么艰难的她都走过来了,眼前这点小麻烦,岂能打到她!难道能比滚钉床更疼吗?
……
沐薄言是男客,就没跟着去山顶的女贞观了。在山下等了半天,不耐烦,听说附近有个村子,出产的上好桃李,桃子甘甜爽口,李子酸酸甜甜,想着表妹上香估计一时半会得也下不来,就带着两个小厮去村子摘桃、找乐子。不想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少顷就下了倾盆大雨。
闪电如裂帛撕开天空,轰轰的雷响震耳欲聋!雨滴如豆,噼里啪啦的砸到地上,砸得人视线不清,烟尘滚滚。沐薄言一边借着村民的屋舍躲雨,一边心有馀悸的说,“幸好瑶妹妹这会子在上香。那女观里的道姑,再不通世情,也会挽留吧?”
哪里知道,俞清瑶早就下来了!
她跟胡嬷嬷急匆匆的躲到马车里,浑身上下都湿透了。外面的兵丁可没有车厢可以躲雨,就把马车停到大树下,自己等人急行军的到附近村庄里。
最后的那名兵丁一回头,正好看见一道闪电,唰地劈到那棵大树上。
整棵树都劈得焦黑!
轰隆隆!
又一道响雷!
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没有人回头,跑到村落里,见到了沐薄言,才如实告知,“令表妹或许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