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这个事情,知秋抿嘴一笑:“本来我是随便做给知月戴着玩儿的,既然她们都喜欢,那我就多做几个,也不是什么麻烦事。”
“那太好了。多少银子,我们给你。”说着,许婶子就在袖口里面掏钱袋。
“不用不用,上次我做了挺多的,知月也戴不完,你们跟我回家去拿吧。”知秋赶紧摆手道。
“那我们就不客气了。”说完,一群人跟着知秋往她家方向走去。
回到家拿出蝴蝶结给她们,一群人看了是对知秋各种夸赞,夸她不仅长得好看,还心灵手巧,夸的知秋脸都红了。好不容易把这群妇人送走,知秋偷偷抹了把汗。
“姐姐,那些婶子来我们家干嘛?”知月从门外进来转头看着刚出去的一群人问道。
“还说呢,你今天干嘛去了?”知秋拍了下知月的头。
“呀,今天和小花出去玩的时候,秋兰她们看到我头上的蝴蝶结可喜欢了,一直问我是从哪买的。我告诉她们是姐姐你给我做的,她们羡慕的不得了。”知月抬起头望向知秋,兴高采烈道。
“嗯,所以就讨到我这里来了。林婶子一群人就是来找我给秋兰她们做蝴蝶结的。我把昨天做的都给她们拿走了。”
“啊,你都给她们了,那我的就不是最特别的了。”知月失落的低下头。
“怎么会,姐姐当然要把最好的留给我们知月了,我明天买材料回来,做一个最最好看最最特别的给我们知月,她们的都不如你。”知秋揉揉知月的头,宠溺道。
“我就知道姐姐最好了!”知月拉起知秋的手,蹦蹦跳跳转起了圈。
“有什么好事啊,两姐妹这么开心。”王婶一进门就看见两个人手拉手转着圈。
知秋赶紧停下来,说道:“没什么,我就是说要给她做个最特别的蝴蝶结而已。婶子我给您沏杯茶去。”
“哎,别忙活了,我还要急着回去喂猪呢。我就是听说隔壁村的学堂又开始招学生了,过来跟你们说一声。你看要不要把知墨再送回去读读书?”王婶急忙喊住知秋。
知秋想了想,问道:“我有想过送知墨回去读书,去的话一年要多少银子?”
“一年一两银子,听说专门从镇上请的先生,教出过秀才的哩。虽说你爹最后那样,但毕竟也是秀才,知墨随你爹,会读书,是块料子,去了先生也会照顾照顾。别可惜了。”王婶叹息一声,语重心长道。
“嗯,我明白的。我先找知墨谈谈,看看他的意见。”知秋点头道。
“那我先回去了,虽然要不少银子,但是孩子的前程要紧啊。要是有困难我们也可以帮忙垫付一下的。”王婶好心提议完便回去了。
知秋站在原地想了片刻,走到知墨房间门口,径自推门进去。房间里知墨趴在桌子上,书摊开放在一边,显然外面的谈话他已经都听见了。
“姐姐,我说过了,我不去上学。我是要去学手艺赚钱养家的。”知墨的脸埋在胳膊肘,闷声道。
“嗯,你要去学手艺,这我支持。但是你现在还这么小,学手艺也没人收啊,你先去私塾念两年书,到时候再去县城学手艺,多好。”知秋坐到知墨身边,给他仔细分析道。
知墨埋着头不说话。
知秋笑了笑:“我知道你是担心钱的问题,别忘了,姐姐这么能干,什么事情搞不定,那点钱算什么。你就放心去上学吧。”
“我要是去了,你每天去镇上摆摊怎么办,没人帮你推车,有人欺负你了也没人保护你。”知墨抬起头,眼睛红红看着知秋哽噎道。
“你忘啦,我们家现在有顾远,他可比你力气大多了。其他的你就别操心了,安安心心上学去吧,就这么说定了。”知秋刮刮知墨鼻子拍板道。
上次救顾远的时候,汤圆叼来的人参卖的钱还了债后给顾远抓药用的都差不多了。加上这些天赚的钱,凑凑一两银子还是够的。这夏天来了,小菊花也都谢了,得想想再做什么糕点好。还有采来的半桶蜂蜜,做什么好呢。薄荷叶子也要用光了,得多去摘一些才行。
一想到这些,知秋跟知月说了一声,到院子里提起背篓就向离救顾远的地方不远的那条河边寻了过去。
先走到救顾远的那棵树下,径自穿过左边的树丛向前走不远就听见“哗哗”的流水声。再拐个弯,前方出现一条大概一米来宽的小河。河边郁郁葱葱长满小草,无数白色红色蓝色的小花点缀中间,像一幅清新的画。
知秋放下背篓深深吸一口气,远处是山,近前是水,阳光毫无阻碍的照在身上,这感觉太幸福了。正放松间,背后响起一阵“哗啦”树叶拨动的声音。